摘要: 肺动脉口狭窄指右心室漏斗部、肺动脉瓣或肺动脉总干及其分支等处的狭窄,它可单独存在或作为其他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乐四联症等。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肺动脉口狭窄以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阅读全文]
摘要: 清营透疹, 温病治法之一。清营分热结合透疹的治法。症见高热烦躁、夜寐不安、口不甚渴、皮肤疹点隐隐、舌绛而干、苔少、脉细数等。可用生地、麦冬、丹皮、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用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等以透疹[阅读全文]
摘要: 清营,温热病治疗法则之一。又称清营泄热。是清除热性病在营分的治法。热邪入于营分,症见高热夜甚、心烦不眠、时有谵语、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甚等。代表方剂为清营汤。......[阅读全文]
摘要: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大多数病例是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体侵人人体所致,在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囊肿,并造成各种并发症,也称包虫病。肺棘球蚴病约占棘球蚴病的10%-15%,多为单发性棘球蚴囊肿,[阅读全文]
摘要: 清宫,指清凉的宫室;洒扫房舍。古代帝王行幸所至,必先令人检查起居宫室,使其清静安全,以防发生意外。1.清凉的宫室。2.指清越的宫调声。3.清朝后宫。(1).古代帝王行幸所至,必先令人检查起居宫室,使其清[阅读全文]
摘要: 清心在中医中是治疗学术语。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清心在游戏梦幻西游中龙宫的门派技能另外,《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五章第8节: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Blessed[阅读全文]
摘要: 房室管畸形曾称为心内膜垫缺损,第1孔型缺损,房室共道,或原发孔缺损是第1隔与心内膜染发育不全形成的一系列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病变是房室环上、下方心房和心室间隔组织部分缺失,且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瓣畸形,[阅读全文]
摘要: 清泄少阳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用清热泄湿的药物以治疗湿热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滑数等,常用蒿芩清胆汤。......[阅读全文]
摘要: 清热利湿 ,利湿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湿热下注,或蕴结下焦,症见小腹胀满、小便浑赤、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舌苔黄腻。出现以上湿热症状,平时可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1、 例如多吃芳香的蔬菜[阅读全文]
摘要: 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通常简称三瓣膜病变(triplevalvedisease),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联合瓣膜病变类型,三尖瓣病变多是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病变基础上,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阅读全文]
摘要: 风湿热是临床上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病因。是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所遗留的以瓣膜病为主的心脏病,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其中累及二尖瓣的占95%~98%,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占70%~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阅读全文]
摘要: 爬藤榕藤状匍匐灌木。叶革质,披针形,长4-7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 背面白色至浅灰褐色,侧脉6-8对,网脉明显;叶柄长5-10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 于落叶枝叶腋,球形,直径7-10毫米[阅读全文]
摘要: 清热解暑是一种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清热解暑,是清热法之一。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症见头痛、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阅读全文]
摘要: 正常的二尖瓣关闭功能取决于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左心室这5个部分的完整结构和正常功能。这5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均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反流,患者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重度反流[阅读全文]
摘要: 肿瘤性胸腔积液亦称恶性胸腔积液,大多数病例可以在胸腔积液中找到恶性细胞,如果胸腔积液伴纵隔或胸膜表面转移性结节,无论在胸腔积液中能否找到恶性细胞,均可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一)发病原因肿瘤性胸腔积液占全[阅读全文]
摘要: 片姜黄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l~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阅读全文]
摘要: 清热解毒,清热法之一。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的治法。症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吐衄发斑,或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