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棘球蚴病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棘球绦虫主要有以下4种: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对人危害最大,细粒棘球绦虫终宿主为狗或狼,中间宿主以羊为主,还包括牛,马,猪,牦牛或骆驼等有蹄动物,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为狐,猫,狗及其他肉食动物,中间宿主是以鼠类为主的啮齿类动物,它们的虫卵随同宿主的粪便排出,污染水源,草场和食物,虫卵被吞食后,在中间宿主的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钻入肠壁,经肠系膜小静脉血管,侵入各器官和组织的毛细血管,定居寄生的主要部位是肝,肺,其次是脑,纵隔,胸壁,膈肌等,并可相互转移,侵入器官的六钩蚴常受单核细胞攻击,其中不少可被消灭,存活下来的继续发育,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期称棘球蚴(俗称包虫),通常为单房型,以囊泡状态寄生于宿主体内;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期称多房棘球蚴,又称泡球蚴,为许多泡囊性侵蚀结构寄生于宿主组织内,囊泡内含原头蚴头节及胶状物,中间宿主动物的内脏被狗或狼等动物吞食,原头蚴即可在小肠内的发育为成虫,完成其生活循环。
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成虫寿命不长,但棘球蚴和泡球蚴在宿主体内可以生存很久,20~30年并不少见,常以囊肿或囊泡及子囊,孙囊的形态在肺,肝,脑等组织中存活。
人因密切接触狗或羊,或饮食不洁,误吞虫卵而感染,据调查,终宿主(狗)排出的粪便中常有成堆的虫卵,提示虫卵颗粒飞扬,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造成感染,无论男女老少均为易感人群,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分布广泛,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畜牧区。
(二)发病机制
六钩蚴进入肺内发育,其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多数六钩蚴被杀灭,仅少数存活,约在3周后发育成囊状体,直径约2mm,其周围可有肉芽肿改变,至第5个月,直径可达1cm,此时开始产生育囊和原头蚴,多数幼虫在5年左右死亡,但少数继续生长,形成巨大囊肿,容积从数百毫升至数千毫升不等,囊状体及周围组织形成囊肿,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囊为人体组织反应形成的纤维包膜,内囊为虫体本身,又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质地脆弱,极易破裂;内层为胚层,又称生发层,能产生育囊,原头蚴及子囊,育囊,原头蚴及子囊可以脱落,漂浮或沉淀在囊液中称为囊砂,子囊又可产生孙囊,在较大,较老的囊泡中可有数百个子囊,子囊相互撞击或囊壁震动可产生棘球蚴囊泡震颤,原头蚴如播散到中间宿主的其他组织内可形成继发性囊肿,如被终宿主吞食,则可发育为成虫,生发层分泌囊液,为澄清水样液体,呈微碱性,pH值7.6~7.8,含有氯化物,卵磷脂,蛋白质,葡萄糖,钠,钾,钙,磷,非蛋白氮,尿素,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囊液中含有毒性白蛋白,可能是囊肿破裂,囊液漏出时产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囊液中含有十几种抗原,以弧-5抗原和抗原B为主,另外生发层和原头蚴亦具有抗原性,囊泡因损伤而退化或自动死亡后,囊液逐渐被吸收,其内容物转变为浑浊胶冻样,最后变性,干酪化,纤维化而形成结核瘤样包块,母囊和子囊均可有钙化,外囊壁钙化者少见,本病常为慢性经过,多年无明显症状,呈亚临床带虫状态,但当含有原头蚴头节的囊肿合并继发感染,或因外伤破裂时,可促使棘球蚴或泡球蚴在胸内扩散感染,引起急性肺脓肿,脓胸,脓气胸或血气胸;如一旦破入心包,可突然发生心包填塞,心力衰竭,威胁病人生命;有时囊肿破裂,大量囊液,碎片涌入气管内,可造成窒息死亡,如果能度过急性危险期,囊液及其碎片等内容物经气管全部咳出,则有可能获得痊愈,由泡球蚴所致者临床情况较为复杂,预后可能较差。
病理生理
症状体征
肺棘球蚴囊肿由于生长缓慢,如无并发症,可多年无症状。囊肿逐渐长大后,可以产生咳嗽、胸痛、咯血、气急等症状。囊肿穿破入支气管后,病人先有阵发性咳嗽,继而咳出大量透明粘液。内囊亦可随之分离.如被咳出,痰液中可找到头节。并发感染者则症状类似肺脓肿,出现发热、咳脓痰和咯血等。囊肿穿破入胸膜腔.则形成液气胸,继而成为脓胸。有些病例还可出现皮疹、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支气管痉挛和休克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
诊断检查
肺棘球蚴病的诊断依据以下四点:
1.病人居住在或到过棘球蚴病流行区.有牧羊犬接触史。
2.X线胸片或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如囊肿破裂分 离后可有如下征象:
(1)外囊破裂。少量空气进入外囊与内囊之间,在囊肿顶部呈现新月形透亮区。
(2)外囊、内囊都破裂。囊液部分排出,空气同时进入外囊及内 囊,则囊内呈现液平面,其上方有两层弧形透亮带。
(3)内囊、外囊都破裂,且内囊陷落漂浮于囊液表层,则在液平面上呈现不规则的内囊阴影,犹如水上浮莲。囊壁破裂,内容物全部排空,则呈现囊状透亮影,类似肺大疱。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有时可达25%-30%。棘球蚴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棘球蚴液皮内试验(Coesolfi试验)阳性(阳性反应率可达70%~90%)。
治疗方案
棘球蚴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外科手术是治疗肺棘球蚴囊肿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要求全部摘除内囊,井防止囊液外溢,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或棘球蚴头节播散。
手术方法有下列三种:
1.内囊摘除术
适用于无并发症的肺棘球蚴囊肿。开胸显露囊肿后,用纱布垫遮盖囊肿周围之肺组织和胸膜腔。避免囊液外溢进入周围组织。用穿刺针抽出部分囊液后,注入少量10%氯化钠溶液以杀灭头节,15分钟后切开外囊。将内囊完整全部取出、也可以不穿刺囊肿,小心地切开外囊,在沿外囊与内囊间隙扩大分离面,此时于气管内加压吹气使肺膨胀,内囊即可完整逸出:然后剥离切除外囊壁,用细丝线缝合囊壁的细小支气管开口。
疾病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