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爬藤榕

爬藤榕藤状匍匐灌木革质,披针,长4-7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 白色至浅灰褐色侧脉6-8对,网明显;叶柄长5-10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 于落腋,球,直径7-10毫米,幼时被柔毛。期4-5月,果期6-7月。藤状匍匐灌木革质,披针,长4-7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白色至浅灰褐色侧脉6-8对,网明显;叶柄长5-10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
目录

形态特征

藤状匍匐灌木革质,披针,长4-7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白色至浅灰褐色侧脉6-8对,网明显;叶柄长5-10毫米。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落腋,球,直径7-10毫米,幼时被柔毛。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常攀援于树上、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

地理分布

华东(至浙江安徽)、华南(至广东、广西、海南)、西南(至贵州云南)常见,北至河南陕西、甘肃。常攀援在石斜坡树上或墙壁上。印度东北部,越南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

爬藤榕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肝经。功效

功效

湿行气;消肿止痛。神经头痛、小儿惊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服:水肉,30-60g。

治慢性关节痛风爬藤榕或藤、钻地毛竹各二至三两,牛膝丹参各一至二两。水,冲黄,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采收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清热解暑

下一篇 二尖瓣狭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