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文档君 创建的词条
隔蒜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按肿头上。上置艾柱,灸至痛者不痛。主要用于疮疡、肿胀、痈、疽、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隔蒜灸,又称蒜钱[阅读全文]

类鼻疽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类鼻疽杆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人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阅读全文]

隔姜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隔姜灸,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阅读全文]

青丝龙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青丝龙,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茎丛生,直立或弯曲,上。叶革质,螺旋状排列,披针形,先端尖钝,基部楔形,有光泽,全缘,中脉明显,侧脉不明显;无柄。孢子叶较小,生于枝的上部,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肾形,单生于叶[阅读全文]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疾病名称: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症状体征:[阅读全文]

隔饼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间接灸的一种。用辛温或芳香类的药物制成饼状,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饼上点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饼灸、椒饼灸及豉饼灸等种类。......[阅读全文]

附饼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用生附子细末加水制成薄饼状,上置艾炷施灸。多用於慢性疮疡久不收口,仅流水而无脓者。隔物灸之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孔,上置艾炷施灸。附子[阅读全文]

青兔耳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为菊科植物红脉兔耳风的全草。别名走马丹、紫背金牛、紫背草、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罗汉草。多年生草本,高约20~60厘米。根茎匍匐,须根多,较长。【药名】:青兔耳风 【别名】:走马丹(《峨嵋药植》),[阅读全文]

豉饼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用黄酒将淡豆豉末调和,制成厚约二分的圆饼,上置艾炷施灸。多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疮口癒合。......[阅读全文]

化脓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化脓灸,也称作为疤痕灸,属于中医针灸直接灸的一种。是以5mm左右的艾炷放置在体表某些穴位直接烧灼。一般每穴3~9壮,然后贴以膏药。该治疗方法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故也被称为“养生灸”。亦可称作瘢痕灸。[阅读全文]

瘢痕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属于艾炷灸之直接灸的一种。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可以说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欲令灸发者,灸履熨之,三日[阅读全文]

吸筒疗法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吸筒疗法即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火罐”是[阅读全文]

虱传斑疹伤寒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虱传斑疹伤寒又叫流行性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阅读全文]

流行性甲型脑炎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流行性甲型脑炎又称昏睡性脑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1917年4月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Constantin von Economo)医生在维也纳精神病学会上发表了他对这种[阅读全文]

青兰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青兰,多年生草本。茎数个自根茎生出,四棱形,被倒向柔毛;短枝自叶腋生出,具有小型叶。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4-6.2cm,先端钝,基部狭楔形,两面中脉疏被柔毛或后变无毛。轮乎[阅读全文]

艾炷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艾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年龄大小综合考虑。如初病体质强壮,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头面[阅读全文]

拉沙热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拉沙热(Lassa fever)是一种发生在西非的急性病毒出血热疾病,拉沙病毒经由啮齿类动物的尿液或粪便传播给人,也会发生人际之间传播。该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3一21天,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阅读全文]

艾炷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艾炷是用手工制成的圆锥形艾绒小团或机器制作的艾炷商品。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供灸治用。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阅读全文]

裂谷热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裂谷热(RVF)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初始的症状有:发烧、头痛、疲劳、关节、肌肉疼痛,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炎及畏光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出血、[阅读全文]

艾绒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定义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其色泽灰白,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