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化脓灸

化脓灸,也称作为疤痕灸,属于中医针灸直接灸的一种。是以5mm左右的艾炷放置在体表某些穴位直接烧灼。一般每3~9壮,然后贴以膏药。该治疗法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故也被称为“养生灸”。亦可称作瘢痕灸化脓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疗法,是艾灸的一种,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此外,化脓灸还可用于哮喘、痹、慢性肠胃病阳虚顽症的治疗及体虚的调理。因为化脓灸初次使用会使患者皮肤有一定的损伤,表皮会出现疤痕,......
目录

名词解释

化脓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疗法,是艾灸的一种,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此外,化脓灸还可用于哮喘、痹、慢性肠胃病阳虚顽症的治疗及体虚的调理。

因为化脓灸初次使用会使患者皮肤有一定的损伤,表皮会出现疤痕,很多人不愿接受这种治疗。而且每个患者的治疗时间需要用15-45分钟的时间,而普通针灸只用几分钟就可以了,这些是导致“化脓灸”没有普及的原因。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也和很多患者不熟悉化脓灸的操作有

具体操作

医生操作时先用笔点个小点,打个记号,用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旋转于穴位之上,再用香从尖轻轻接触点着,直到病人喊痛的时候,医生再迅速把它灭,同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穴道周围,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其实,只要灸几次,再灸就不太痛了,如果耐治疗十多次,用不了多久就能产生一定的疗效。

化脓灸的部位一般是四肢、部、部。用这种灸法,初灸之后,皮肤局部会变黑、变硬、结痂,下次再灸就在硬痂上施灸。如果化脓,可以压,排出脓液再灸,如果痂皮落,可以用料覆盖,等结痂后再灸。

注意事项

1、流脓期间,注意皮肤表面的护理,应用消毒纱布包裹,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若有感染时,应外科化脓感染常规处理。

2、化脓灸后宜入室静卧,平,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

3、化脓灸后,注意补充相应的养,多进食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豆制品、香菇蘑菇等。

4、四肢关节部,处,大管附近,脐部,孕妇及期女性的骶部及小灸。

5、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在灸前咨询医生,在施灸过程及灸后都应格外慎重。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瘢痕灸

下一篇 豉饼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