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NAT)是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出生时无症状、血小板正常,出生后数小时全身散在[阅读全文:]
摘要: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包括嗜酸粒细胞心内膜炎均属此组疾病。由于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约80%的患者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约50%的患者有个人[阅读全文:]
摘要: 痛性青紫综合征(painful bruising syndrome)又称自身红细胞敏感症(autoerythrocyte sensitization)。痛性青紫综合征(painful bruising[阅读全文:]
摘要: 铁利用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利用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阅读全文:]
摘要: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原因不明、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高度增生,并伴有多种器官损害疾病。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阅读全文:]
摘要: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临床上较少发生。其症状取决于水过多的速度[阅读全文:]
摘要: 神经系统结节病又称为肉样瘤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肉芽肿病侵犯神经系统,致使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结节病多呈缓慢起病,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轻重与结节性肉芽肿是否活动、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神经系统结[阅读全文:]
摘要: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4~0.45)×109/L(400~450/mm3)。临床上常与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阅读全文:]
摘要: 髓过氧化物酶缺乏症(myeloperoxidasedeficiency,MPO)是一种遗传性吞噬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缺陷的免疫缺陷病,该病罕见。多有家族史,自幼反复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AML中M2,M3型[阅读全文:]
摘要: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philic leukemia,BL)1906年Goachim等首次报道,血和骨髓中以嗜碱性粒细胞为主要成分。患者除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外,还有因高组胺血症所致的荨麻疹[阅读全文:]
摘要: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ost-transfusionthrombocytopenicpurpura,PTTP),又称输血后紫癜,输血后7~10天发生的急性,免疫性的、暂时性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阅读全文:]
摘要: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emia,E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以外周血及骨髓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常累及心脏、肺及神经系统并呈进行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1912年由Stil[阅读全文:]
摘要: 正常成人外周血的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0%~1%,绝对值为(0.02~0.05)×109/L。如分类计数>2%(至少计数200个白细胞)或绝对值>0.15×109/L(以白细胞计数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