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毛滴虫病是由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及口腔毛滴虫分别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肠道及口腔内引起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寄生虫疾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或生殖器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非病毒性性传播感染,具有传染性。其中以阴道毛[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多发生在10~30岁的青少年和年轻妇女,患者最小12岁,最大31岁,平均年龄21岁。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4%。卵巢无性细胞瘤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中所占的比例国内与国[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卵巢畸胎瘤家族的一部分,该类肿瘤起源于具有全能分化功能的生殖细胞,其成分包含有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结构。卵巢畸胎瘤于17世纪就有作者对其进行描述,该名源于希腊语妖怪(teras)。18[阅读全文]
摘要: 马唐(学名: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是禾本科马唐属植物,广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山地。马唐喜湿、好肥、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传播快,繁殖力强,植株生长快。[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与一般通常的性腺母细胞瘤不同的良性肿瘤。首次由Masson(1921)描述并于1923年命名为卵黄管上皮瘤(epithelima pflugeriens[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Gynandroblastoma)首由Meyer1930年报道,并于1973年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国际卵巢肿瘤组织分类的性索-间质肿瘤内。两性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阅读全文]
摘要: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极易累及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组织中周期性出血使卵巢不断增大而形成巧克力囊肿此囊肿常为双侧性,卵巢巧克力囊肿因多种因素而发生自发或在外力影响下的破裂,破裂可反复发生破裂后陈旧性血液溢[阅读全文]
摘要: 卵泡腺细胞增殖综合征系指患者临床上出现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具有卵巢泡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为Culiner及Shippel所描述,指出间质中有黄素化泡膜细胞,[阅读全文]
摘要: 马宝(Horse Bezoar),俗称马粪石、黄药,为不常用中药。是马科动物马胃肠中的结石。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约5~20厘米,重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阅读全文]
摘要: 马尔康水黄连,学名鞭柱唐松草,Thalictrum Smithii Boivin,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地林边、草地或田边。分布于四川、西藏。【药名】马尔康水黄连【别名】[阅读全文]
摘要: 长叶牛尾莱多年生草本,攀援状。茎细长,有纵条,无皮刺。叶互生;卵形、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8-6.5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圆,两面光滑无毛;叶柄基部具卷须2根。花单性,[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冠囊肿是位于阔韧带内靠近输卵管或卵巢的囊肿。卵巢冠囊肿这名称并不涉及组织发生学,仅表示输卵管、卵巢周围在宽韧带两叶之间的一些囊性肿块。卵巢冠囊肿为良性非赘生性囊肿,但亦有少数卵巢冠囊肿腺癌变的报道。[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交界性肿瘤恶性程度较低。WHO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定义为: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明显良性和明显恶性的同类肿瘤之间,无损毁性间质浸润,且与同样临床分期的卵巢癌相比,大多是预后好得多的卵巢肿瘤。卵[阅读全文]
摘要: 飞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龙图之一,取其作飞翔之势而得名,如见于铜元中,飞龙另外说是龙与蜈蚣所生之物。在游戏中,飞龙是游戏王卡片,也是街头霸王角色,还是暴雪游戏《星际争霸》的兵种。另外,“飞龙”也常用于一些[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泡膜细胞瘤基本上是良性肿瘤。其有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当黄素化或囊性变时,少数可有男性化功能。卵巢泡膜细胞瘤是来自卵巢间质的特殊间胚叶组织,向卵泡膜细胞分化,形成肿瘤。有学者发现泡[阅读全文]
摘要: 马尾连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为良性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但发现本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以及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功能缺如综合征(ovarian functional absence syndrome)又称女性去势综合征,起源于卵巢功能丧失,雌激素缺乏,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全身和局部出现一系列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