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卵巢硬化性间质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卵巢硬化性间质为良性肿病因尚不清楚,但发现本病染色体数结构的异常,以及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卵巢硬化性间质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卵巢硬化性间质为良性肿。自从1973年由Scully首次报道后,国外文献报道仅百余例。是一种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一)发病原因病因尚不清楚。但在遗传面从细胞水平上已发现染色体......
目录

基本概述

卵巢硬化性间质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卵巢硬化性间质为良性肿。自从1973年由Scully首次报道后,国外文献报道仅百余例。是一种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1]

发病机理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但在遗传面从细胞水平上已发现染色体数结构的异常,在分子水平上,发现了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

(二)发病机

1.大体检查:肿单侧,结或分状,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实性,质韧。肿直径1.5~17cm,多为6~7cm。切面实性,部分呈编织状,黄、白小灶相间。常见水肿、黏液变,囊性变,囊腔由蜂窝状至数厘米不等,囊为浆液或黏液。

2.显微镜下检查,其组织结构有如下特征:

(1)由于肿原或水肿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成了结或假小结构

(2)细胞大小不一,态多样化。有、多角的上皮样细胞,卵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及梭细胞。细胞混杂成巢、成索,分布在结或假小

(3)细胞成的巢、索间有丰富的薄壁管。

(4)上皮样细胞核或梭,偶见核仁核分裂≤1/10HPFs,个可达3~4/10HPFs。细胞胞质透明或空沫状或颗粒状,其中以核位于中央的空细胞和核偏于一侧的印戒样细胞最具诊断价值。

(5)部分间质纤维化玻璃样变明显。

3.组织:网织纤维染色显示网织纤维包绕单个或数个细胞。脂肪染色多为阳性,黏液和PAS染色阴性。[2]

临床表现

由于肿细胞能分泌激素、雄激素,临床上可出现性激素紊乱起的月经异常、原发或继发不育绝经后出男性化症状浆中激素酮、雄烯二酮、氢表雄酮均有升高。Lifschitz等(1995)报道,在硬化性性索间质细胞核组织的玻璃样小体中,激素受体阳性。这些都实了肿分泌功能。肿切除后症状改善,不育者尚有术后妊娠的报道。

大者,盆腔检查可以触及附件实性、光滑包块,肿小时往往于做其他部手术时发现,或切除卵巢常规病理检查时,发现镜下微小肿的存在。

因肿少见,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当年轻(30岁以下)患者盆腔有实性光滑包块,伴不育月经紊乱症状时,诊断应考虑卵巢硬化性间质的可能。[3]

辅助检查

激素水平检测、X线胸、B型超声检查、组织病理检查。[4]

鉴别诊断

卵巢纤维膜细胞硬化性间质均为实性肿,但是它们的发病年龄不同,前两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后的中老年妇女,而后者多发生在30岁以下育龄妇女,这点将对肿的临床鉴诊断有所帮助。

颗粒细胞虽然大部分发生在绝经后,但尚有一部分发生在生殖年龄妇女,加之类似的临床分泌紊乱症状,有时鉴诊断有一定困难,多需靠病理检查确诊。[5]

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卵巢硬化性间质为良性肿患侧附件切除术后预后良好。不育者肿切除后月经恢复正常,可妊娠及正常分娩。[6]

基本概述资料来源发病机理资料来源临床表现资料来源助检查资料来源鉴诊断资料来源治疗措施资料来源"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