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恶性程度较低。WHO对卵巢交界性肿的定义为:在生长式和细胞特征面介于明显良性和明显恶性的同类肿之间,无损毁性间质浸润,且与同样临床分期的卵巢癌相比,大多是预后好得多的卵巢卵巢交界性肿病因尚不明了。伴交界性肿腹膜假黏液以往认为原发于卵巢,现在提出最可能的来源是阑尾病理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也有子宫膜样、透明细胞等分类,但均非常少见。1.浆液性交界性肿......
目录

病理病因

卵巢交界性肿病因尚不明了。伴交界性肿腹膜假黏液以往认为原发于卵巢,现在提出最可能的来源是阑尾

发病机制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也有子宫膜样、透明细胞等分类,但均非常少见。

1.浆液性交界性肿组织诊断 一般采用Katzenstein等提出的标准:①上皮细胞复层和(或)呈出状簇集;②细胞异型性;③核分裂;④无间质浸润。Russell认为在无真正间质浸润的前提下,这四点中必须达到两点以上才能诊断。在此基础上,许多者又不断进补充。间质浸润有时不容易判断和识。一部分浆液性交界性肿腹膜种植,在诊断时应以原发肿态为准。近年有人报道了有微灶性浸润的浆液性交界性肿,Bell和Scully将微浸润定义为:典型态的浆液性交界性肿间质中存在灶性或多灶性,呈现为单个细胞、不规则小巢状、乳头状或筛孔状细胞巢,细胞呈现不典型性,但对周围间质不构成破坏性并不伴有间质反应,病灶范围直径小于3mm或面积小于10mm2。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微浸润不影响预后,仍划入交界性肿的范围。Scudly又提出,当这种灶性肿细胞在间质中呈现紊乱的生长式,并在细胞上具备恶性特征、对周围间质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起间质反应时,应诊断为“微浸润癌”,尤其卵巢外病变时,对患者具有威胁。

2.黏液性交界性肿组织诊断 Piura等于黏液性交界性肿的诊断标准为:有上皮增生,无间质浸润,并具有以下三项中的两项:①绒毛样腺状增生;②有丝分裂象或细胞不典型;③细胞不超过4层。

近年Rutgers和Seully把黏液性交界性肿分为宫颈模型和肠型。Scully提出卵巢交界性宫颈膜样黏液性肿,其结构类似于交界性浆液性肿,惟乳头含有丰富的间质并有细胞出,可能种植于腹膜及转移至淋巴结,但不伴发腹膜假黏液。其腹膜布的结,其组成为黏液腺和纤维间质。预后好于肠型。Riopel等提出肠型黏液性肿的诊断标准:①黏液上皮呈复层及簇状,但无间质浸润;②伴微浸润者常表现为腺体拥挤,呈融生长,缺乏纤维间质,或呈筛状结构,可伴坏死,核分裂象<5/10HPF,浸润范围<5mm。伴腹膜假黏液的多为肠型。Riopel对肠型交界性黏液性肿的间质浸润由<3mm已放宽至<5mm,因两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3.腹膜种植 传统的观点将卵巢外病灶均视为“种植”,这种分类法有缺陷。Bell提出非浸润性种植中上皮成分稀少,被四周反应性纤维细胞围绕,使上皮与间质细胞常常融、难以查见;浸润性种植则上皮成分较多,显示高度复杂增生或微乳头结构及小细胞巢无规律地分布于间质中。Sliva对腹膜种植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在间质找单个或成群上皮细胞,若达到一定数量则称“浸润性种植”;②腹膜表面或端无纤维组织反应,而上皮细胞穿透下组织亦称“浸润性种植”;③若种植部位广泛纤维化,仅少数单个细胞位于间质,则称“种植伴早期浸润”。不管腹膜病灶为多中原发还是种植,前者发生率约88%,10年存活率为95%~98%;而后者占12%,10年存活率仅33%,极类似浸润癌。因此近年张不管卵巢上病灶是什么,存在腹膜浸润性种植者即视为癌。

Seidman统计4129例交界性浆液性肿7.4年(中位数)随访,非浸润性腹膜种植者存活率达95%,而浸润性腹膜种植者为66%,浸润性腹膜种植是前判断预后最可靠的指标。因此希望医生在手术时对腔应慎重地进多点活检来找病变,浆液性交界性肿中发生浸润种植是惟一的致死原因,只有这类患者需要化疗。

黏液性交界性肿中肠型腹膜多为弥漫分布的黏液池,浮黏液上皮。伴交界性肿腹膜假黏液以往认为原发于卵巢,现在提出最可能的来源是阑尾前对腹膜假黏液的治疗仍不满意,伴有腹膜假黏液的交界性黏液其生物为不善,预后不好。间质浸润>5mm是惟一的不良预后指标。

症状体征

卵巢交界性肿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受累淋巴结多属盆腔、动脉淋巴结。不论肿是否伴发种植,其受累淋巴结的病变类似。Seidman统计43例交界性浆液性肿淋巴结转移者,6.5年(中位数)随访,存活率达98%。前尚无依据表明怀孕会加剧卵巢交界性肿的临床进展。

并发症

周围组织粘连、Scully提出卵巢交界性肿存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16%,与临床分期无

诊断鉴别

诊断

WHO(1999)卵巢交界性肿的基本诊断标准为:

①交界性肿细胞核异常及有丝分裂象介于该类型明显良性与肯定恶性之间。

②有些不典型复层上皮细胞团离原来的部位。

③缺乏明显的间质浸润。

必须强调,可疑交界性时应每1~2cm做一切,转移或复发时,肿仍保持原发交界性组织态,表1列组织的分界,以往有所列情况即不能诊断交界性,而为侵袭性。

诊断

应与卵巢上皮性肿中的交界性浆液性肿相鉴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阴道超声、妇科检查、肿标志物如清CA125、CA19-9的检查。

其他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用药治疗

卵巢交界性肿的治疗要为手术治疗,除特殊病例外现多不张加用助治疗。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是,入了微灶性浸润和非浸润性种植等概念,为交界性肿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1.卵巢交界性肿的保守性手术 保守性手术通常指患侧附件切除,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患者年轻、渴望生育;②确定为Ⅰ期,对侧卵巢输卵管正常;③术后有条件长期随访。年轻患者如一侧卵巢有肿时,一般后留取腹水腔冲洗液,然后先做一侧附件切除,剖视有可疑时送冷冻切。如病理报告为交界性卵巢,应作对侧卵巢剖视,并送病理检查,同时应仔细探查盆腔及上部,如均无恶性据,可不再作其他手术。切除标本应每1~2cm做一切检查,明确是否有侵袭。术后石蜡切病理检查如为癌,可据情况进卵巢癌再分期手术和(或)加用化疗。

Buttini等回顾分析了142例Ⅰ期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患者的资料,只有1例在293个月后死于肿;29例保守手术,只有1例对侧卵巢复发,复发率3.5%。提示早期病变可据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保守手术,而不需要助治疗。较晚期患者应细胞减灭术,但淋巴结是否切除值得质疑,因为它与生存期无

Kennedy等探讨了有卵巢外病变或晚期患者保守手术的可能性。76例交界性浆液性肿患者,39/76例有卵巢外病变,28/74例为Ⅱ或Ⅲ期患者,其中66例随访了8~264个月(平均99个月)。仅有1/66(1.5%)病情进展,死于广泛播的浆液癌,2/18(11.1%)例保守手术者复发。长期随访显示卵巢外病变并不意味着腹膜种植,对年轻患者保守手术是可的。

有作者又研究了交界性肿患者子宫+双附件切除、附件切除和单纯囊肿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分为5.7%,15.1%和36.3%。但复发后可再次保守手术,仍可获得妊娠和长期存活。因此认为保守手术的复发险虽然显著升高,但不影响最终生存。即使是晚期患者,保守手术后也有机会获得自然妊娠。对年轻的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保守手术,但术后需严密随访。

交界性肿手术的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侧卵巢楔形活检:浆液性交界性肿双侧发生率为43%,许多作者建议对健侧卵巢楔形活检;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术后易出现卵巢周围粘连而导致不孕。虽然前微创技术和抗粘连制的应用能减少粘连的发生,但有报道肉眼外观正常的卵巢镜下分析也无病灶,因此对对侧卵巢活检的价值提出疑问。前尚无统一意见。

(2)病理诊断:病理的可靠性各家作者报道不一,尤其对黏液性交界性肿。一般认为鉴良、恶性较可靠,但鉴交界性与恶性或交界性与良性则不是非常准确。Houck回顾分析了140例交界性肿病理,冷冻切与石蜡切的符率为60%,病理将良性误诊为恶性者为10.7%,而将恶性误诊为良性者达29.3%。病理的阳性预测值为89.3。Kayikcioglu分析了33例患者,冷冻切与最终的符率为72.7%,9%的误诊者为浆液性,36.6%为黏液性。病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为86.95%和57.14%。病理的局限性提示,术中病理结果决定手术范围具有相当的险性。术前与患者和术中及时与家属沟通是十分明智的。

既往张在完成生育功能后切除保留的卵巢,现在认为可以继续保留。腔镜处理交界性肿尚不成熟,因此术前考虑到交界性肿者不腔镜手术,避免种植。

2.卵巢交界性肿的其他手术 临床Ⅰ期成人如不再需要生育时,可作全子宫、双附件、网膜阑尾切除术。由于常常在同一肿中同时存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成分,如术中冷冻切病理检查不能确定交界性或恶性,则一般应进淋巴结清扫:Ⅱ、Ⅲ、Ⅳ期者可细胞减灭术。Buttini等认为较晚期患者应细胞减灭术,但淋巴结是否切除值得质疑,因为它与生存期无。临床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现多张不进二次探查术。

3.助治疗 超过Ⅰ期的患者是否需作助化疗,各家意见还不十分一致。Genadry认为无需助治疗,因为卵巢外的交界癌是多处原发,而不是转移。sutton等报道32例Ⅲ期交界性卵巢癌,手术后40.6%无残存,59.4%仍有残存,过化疗效果较好。

有文献报道,助治疗不仅不能改变交界性肿患者的预后,过度化疗还可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尚无任何前瞻性随机研究支持化疗有益。但也有报道交界性肿对化疗并非完全不敏感,术后助治疗仍有一定的近期疗效。特是术后有残留病灶者,化疗可使肿松动、病灶缩小,待条件许可时再次手术,可达到将肿完全切除的的。

因此,于交界性肿的术后助治疗,提出以下几点:

(1)应明确交界性肿助治疗的的是缩小病灶,有肿残留者可给予化疗,为再次减手术成功创造条件,但不能期待利用助治疗改善预后。

(2)FIGOⅠ期及其他期术后无肿残留者,不必接受助治疗,但应严密随访。

(3)没有腹膜浸润的患者不需要助治疗,浆液性交界性肿中只有发生浸润种植者需要化疗。

(4)交界性肿的肿细胞增殖速度较上皮性癌缓慢,化疗应有卵巢上皮癌,宜选用较温和的案,如PC案较为理想,疗程不宜过于集中。

(5)建议展肿细胞DNA含量、倍体水平及有癌基因的检测,明确转移灶的病理类型,使治疗有的放矢。

预后

预后报道不一,非浸润性种植者的淋巴结受累一般不影响预后,偶有转化为明显癌者则影响预后。卵巢交界性肿的5年生存率Ⅰ期高达96%,其他各期平均约92%。无残留病灶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有:DNA倍体,态测定,FIGO分期,组织类型和分级,年龄,特是DNA倍体和态测定可作为指导预后的指标。交界性肿非整倍体者的生存率仅15%。而手术式和化疗不是独立的影响因素。前对腹膜假黏液的治疗仍不满意,伴有腹膜假黏液的交界性黏液其生物为不善,预后不好。间质浸润>5mm是惟一的不良预后指标。单纯卵巢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为12%~15%。而浸润性种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

预防护理

卵巢交界性肿应像卵巢癌一样进随访。阴道超声、妇科检查及清CA125是患者术后随访的常规项,其中阴道超声检查是前发现复发最有效的手段。CA125在很多浆液性交界性肿中升高,Gotlieb回顾分析了91例患者,75%的浆液性交界性肿患者术前CA125升高,平均为156U/ml;而黏液性仅30%升高,平均为28U/ml。Ⅰa期患者仅有35%升高,平均67U/ml;有卵巢外播者则89%升高,平均259U/ml。Engelen报道黏液性交界性肿57%有术前CA19-9升高,并建议黏液性肿随访用CA19-9。

饮食保健

食疗

A、参芪健脾汤:高丽参10G、黄芪10G、党参18G、山药18G、枸杞子15G、当归10G、陈皮5G、桂肉14G、猪排300G或整光鸡1只,清水适量。制法:高丽参、黄芪等中药洗净后放入布袋中扎,和排或鸡一起加水,先大后小2-3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即可。每次1小碗,每天1次,以上物料可做出5小碗,吃肉汤.多余的放入箱保存。功效:健脾

B、商陆粥配商陆10g,、粳米100g,、大枣5枚.清水适量。制法:将商陆用水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大枣粥空食之,微利为度,不可过量。功效:健通利二便,利水消肿语:本膳要适用于卵巢排尿困难所致腹水

C、陈香牛肉:选料与配比陈皮30克、香附子15克、牛肉500克、葱、姜、盐适量。制作法:将陈皮香附子加水2000克半小时去渣,放入牛肉加葱、姜、盐等调料,文烂,凉透切食之。功效:舒理气健脾陈皮理气健脾之功。

吃什么对身体好?

1、热量和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应充足:

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瘦猪肉牛肉兔肉肉、禽肉、豆制品等;如患者厌食清淡荤腥,可选吃奶、鸡蛋饼、咸蛋等。平时还应多吃蜂蜜(蜂蜜食品),以及米、面等谷类食品;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如油菜、菠菜番茄洋葱、芦笋、山楂、鲜枣、小白菜、猕猴海带等。如恶心严重,可以进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爽的凉拌菜和水果;

3、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品:

香菇银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动物鱼肝油胡萝卜莴笋等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蕊;

4、理安排三餐时间:

早、晚餐应分安排在清晨6时前、晚上7时后,延长用药和进食时间间隔,减少药物反应。避免用胡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调味品食品),以及油件、熏烤食蕊;

5、住意饮水;

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促进毒素排泄。牛奶、豆浆和绿豆汤有助于排出癌细胞释放的毒物;

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从总体上来说,卵巢癌化疗后忌食发物,如猪头肉、狗肉、公鸡、老、母猪肉荞麦面等,忌食辛辣食蕊及调味品;不宜食禹权、烟熏、烤、腌腊食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龙骨马尾杉

下一篇 卵巢冠囊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