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卵泡腺细胞增殖综合征

腺细胞增殖综征系指患者临床上出现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具有卵巢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为Culiner及Shippel所描述,指出间质中有黄素化膜细胞,但与邻近的卵。此后发现常伴有男性化腺细胞增殖综征系指患者临床上出现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具有卵巢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为Culiner及Sh......
目录

疾病概述

腺细胞增殖综征系指患者临床上出现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具有卵巢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为Culiner及Shippel所描述,指出间质中有黄素化膜细胞,但与邻近的卵。此后发现常伴有男性化。这类疾病原来是包括在“多囊卵巢征”的,但近些年来,由于类固醇测定法的进展及氯米芬的临床应用,对本征的确诊有很大帮助,由于氯米芬用于“多囊卵巢征”病例,可起排卵(排卵率达75%),但对本征无效,因此,有必要将本征与“多囊卵巢征”区来。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征病因机制不详,由于本征在某些面与“多囊卵巢征”有共同之处,例如月经稀少,闭经,多毛,肥胖以及卵巢增大,所以过去人们将两者并为一谈,腺细胞增殖综征患者素的增加,可能与卵巢某些酶的缺乏有,并导致激素的生成障碍,同时起下丘-垂体功能紊乱,这点似乎与多囊卵巢征也相似,但从病理及临床表现上来看,本征患者卵巢没有增厚的纤维化包膜,在卵巢皮质间质中有一层周围的卵膜细胞增生,卵大都是原始滤,并有男性化的临床特殊表现,故有本征的发病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二)发病机

1.大体观 卵巢常呈双侧性增大,最大直径可达7cm,卵巢表面光滑,乳白色有光泽,皮质有小囊向表面突起,其表面还可以见到很多在的小黄色区域,多发性小囊充满清液。

2.镜检 卵巢表面呈间质原化,其间有很多的原始滤,而有早期的生长,较深处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囊性滤,并有一层黄素化的增生的膜细胞,未见黄体,离囊性滤较远处,有很多的多边间质卵膜细胞成的小巢,这些细胞含有类脂质。

疾病症状

1.月经改变,肥胖 本征绝大部分患者一始就表现月经稀少,最终可导致闭经,明显肥胖

2.男性化征象 患本征者面颊部,下颌及颈部出现多毛,也可见生须,结增大,不同程度的乳房萎缩,阴蒂肥大。

3.妇科检查所见 患者阴道壁光滑,萎缩,宫颈萎缩,剖探查时可见子宫输卵管正常,双侧卵巢增大。

检查化验

1.常规,清电解质,血尿素氮及酐在正常范围

2.酮增高 多毛患者的酮水平比正常妇女的平均值要高,但也有1/3的本征患者可在正常范围

3.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正常,用绒毛促性腺激素后,可有显著的升高。

4.患者尿17-羟,17-酮均正常。

5.葡萄糖耐量试验显著异常。

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

组织上发现在远离卵卵巢间质中,有上类似膜细胞而含有脂肪的细胞时,可以确诊为腺细胞增殖综征,当这些病理现象伴随着临床上男性化,就可以诊断为腺细胞增殖综征,临床表现与多囊卵巢征类似,两者易混淆。

鉴别诊断

多囊卵巢征相鉴

治疗用药

药物治疗:本综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法使其排卵或恢复正常月经。对于症状显著者可给予泼尼松治疗,尤其对多毛和有男性化表现者更为适宜。

手术治疗:可手术切除卵巢,即楔形切除部分卵巢,疗效明显。多数病人在手术后很快排卵受孕。卵巢楔形切除术已很少使用,只保留在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不缓解者。术后给予激素治疗,以维持和保持性发育。  

预后

腺细胞增殖综征较少见。无明显不良预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马宝

下一篇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