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阴道毛滴虫、人毛滴虫及口腔毛滴虫分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肠道及口腔起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寄生虫疾病,可以通过性为或生殖器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非病毒性性传播感染,具有传染性。其中以阴道毛滴虫起的滴虫性阴道炎最为常见。毛滴虫病是一种要通过性交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具有传染性,70%的病例无症状,所以很难诊断。妇女有不适的感觉可能持续1周或几个月,然后会因月经或怀孕而明显好转,如果不予......
目录

概述

毛滴虫病是一种要通过性交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具有传染性,70%的病例无症状,所以很难诊断。妇女有不适的感觉可能持续1周或几个月,然后会因月经或怀孕而明显好转,如果不予治疗,寄生虫会感染包括尿路和生殖系统。在妇女,易感染的部位包括阴道尿道、宫颈、膀胱和其他腺体,男性可能波及尿道前列腺精囊附睾。毛滴虫适宜于碱性环境,当女性使用避孕药,怀孕或使用一般冲洗筒时,患病率会提高,因为上述做法均能增加体的碱性。毛滴虫病的元凶是一种叫做阴道毛滴虫的原生动物,通常由性交传播,亦可通过厕所坐垫,更衣室长凳、巾、游泳池及洗涤设施传播。

病因

阴道毛滴虫病由有鞭毛的状原虫阴道滴虫侵入阴道而发病。阴道毛滴虫首先由Donne(1836)在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本虫与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一样均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典型者为或卵,大小9.7(4.5~19)μm×7(2.5~12.5)μm。借其前端四鞭毛摆动前进,并以波动膜波动作螺旋式运动。

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为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在pH5以下或pH7.5以上环境中不生长。本虫属兼性厌氧寄生,适应寄生在相对缺氧的阴道并能迅速繁殖寄生阴道,还常侵入尿道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等。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则以前列腺最为常见,也可寄生尿道包皮皱褶。

临床表现

1.潜伏期4~28天,部分患者初期无症状

2.症状黄绿白带增多与外阴瘙痒白带稀薄并有腥臭,若并细菌感染则呈脓状白带并伴臭味。瘙痒部位要在阴道及外阴,灼痛、性交痛亦常见。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及宫颈红肿、出“草莓样斑点”、阴道触痛等。

3.阴道毛滴虫如寄生尿道膀胱可产生滴虫性尿道膀胱炎,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和尿道红肿等症状。男性毛滴虫感染,严重时出现后尿道炎、膀胱炎。

4.大多数人感染本虫后并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带虫者。这种带虫者既是传染源,又可在条件适宜时发病,对这种带虫者亦应予以治疗。

检查

1.分泌物检查

阴道后穹隆及阴道壁取阴道分泌物,以悬滴法或涂染色法镜检,找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即可确诊。

2.病原体检查

浸液或浸润培养基培养检查病原体。

3.粪便检查

取大便或胆汁查人毛滴虫。

4.齿槽脓汁检查

齿槽脓汁查口腔毛滴虫。

诊断

1.症状

具有典型症状阴道毛滴虫病,诊断并不困难。典型症状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即使未查见滴虫亦可诊断。对不典型患者及带虫者则应依靠检查滴虫为确诊依据。

2.检查

将取自后穹窿的阴道分泌物盐水混悬后,不必染色,用普通显微镜检查,可立即作出诊断,很容易观察到鞭毛的快速伸展运动和卵原虫的冲刺活动。培养比直接镜检更敏感,滴虫病也常用巴氏染色涂做出诊断。应作有化验以排除淋病、衣原体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

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有尿道尿道旁腺、前大腺滴虫感染,治愈此病,需要全身用药,要治疗药物为甲硝唑替硝唑

1.全身用药

初次治疗可选择甲硝唑,单次服;或替硝唑,单次服;或甲硝唑,每日2次,连服7日。服药物的治愈率为90%~95%。服药后偶见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此外,偶见头痛、皮疹、白细胞数量减少,一旦发现应停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24小时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止饮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

2.性伴侣的治疗

性伴侣应同时进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

3.随访及治疗失败的处理

滴虫阴道炎再感染率高,需要对性活跃女性在最初感染3个月后重新进筛查。对甲硝唑单次服治疗失败,排除再次感染,可以增加甲硝唑疗程和量。可重复应用甲硝唑,每日2次,连服7日;或替硝唑,单次服。若治疗仍失败,可以甲硝唑,每日1次,连服5日;或替硝唑,每日1次,连服5日。

4.妊娠并滴虫阴道炎的治疗

妊娠期滴虫阴道炎可以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治疗有症状妊娠期滴虫阴道炎可以减轻症状,减少传播,防止新生儿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案:甲硝唑顿服;或甲硝唑,每日2次,连服7日。

5.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重复感染,裤及洗涤的毛巾应沸5~10分钟消灭病原体。强调对性伴侣进治疗,注意有无其他性传播疾病。

安全提示

1、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A、C的平衡膳食

2、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3、不共用巾或其他洗用品。

4、公共池游泳后立即淋冲洗。

5、性生活前后冲洗。

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展普查普治工作,消灭传染源,严格管理制度,止患者进入游泳池,改进公共卫生设备,医疗单位做好消毒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2、对于顽固的复发病例,宜进的尿液或前列腺液的滴虫检查,以便同时进治疗,控制复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