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置血管(vasa praevia)是一种十分少见的产科疾病。其表现是妊娠中、晚期无痛性的阴道出血,易误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延误处理而使胎儿死亡。前置血管的危险在于先露部下降时,可直接压迫血管,导[阅读全文]
摘要: 破水(amniorrhea)是破膜的俗称(全称为胎膜破裂),是指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现象。正常情况下破水发生于第一产程宫口近开全或开全时,随着宫缩持续增强,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前[阅读全文]
摘要: 难产是指母亲的生产过程进展异常缓慢,难产对母亲及胎儿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均提高。孕妇难产泛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某些情况,导致婴儿本身产生问题,或因母亲骨盘腔狭窄、子宫或阴道结构异常、子宫收缩无力或异常所导致。[阅读全文]
摘要: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妊娠—种罕见的宫外孕。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占95%,如果异位妊娠发生在卵巢,则很少见了。卵巢妊娠的主要症状为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破裂后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患者有停经史,卵巢妊[阅读全文]
摘要: 麻根具有祛瘀、止血、利尿等功效,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阅读全文]
摘要: 会阴撕裂是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导致会阴局部膨起变薄出现一条可见的裂痕,严重甚至会撕裂到肛门。会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阴仅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广义的会阴是指盆膈以下[阅读全文]
摘要: 麻楝(má liàn)(拉丁学名:Chukrasia tabularis),别名为白椿、白皮香椿。楝科麻楝属。叶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无毛,小叶10-16枚;叶柄圆形柱形,长4.5-7厘[阅读全文]
摘要: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根圆锥形,黄棕色,长5-10cm。茎绿色或略带紫色,有细槽纹,光滑无毛,仅上部有粗短硬毛。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2-4对;叶柄长3-5cm,基部膨大成宽管状叶鞘,两面[阅读全文]
摘要: 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5~12%。过期妊娠的胎儿围产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随妊娠延长而加剧,妊娠43周时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3倍。44周时为正常5倍。初产妇过期妊娠胎儿较[阅读全文]
摘要: 麻油是从胡科植物芝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起源于三国时期,有部分地区将麻油定义为炸或者浸过花椒的芝麻油。它在长江以南地区非常受欢迎,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从生产工艺分机制麻油和手工制作的小磨麻油两种。如与米做[阅读全文]
摘要: 宫颈妊娠(cervicalpregnancy)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也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在异位妊娠中是比较少见而在临床上又容易被漏诊的严重疾病。宫颈妊娠的胚胎着床在子宫颈管的宫颈黏膜内,并在此种[阅读全文]
摘要: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麻滓(《纲目》)【异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选方】①治疽溃后(《纲目》引作'疽疮有虫[阅读全文]
摘要: 麻牛膝,Cyathula capitata Moq.,苋科杯苋属植物。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阅读全文]
摘要: 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阅读全文]
摘要: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其发生率约为1:15000次正常妊娠,腹腔妊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促使受精卵原发[阅读全文]
摘要: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