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麻根

麻根具有祛瘀、止利尿等功效,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年生草本,高l-3m。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3-11枚,披针至条状披针,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花序......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l-3m。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3-11枚,披针至条状披针,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花序生或腋生;雄花花被5,雄蕊5,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腋,绿黄色,每朵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花柱呈二歧。瘦果,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苞片所包裹。期 5- 6月,果期 7一 8个月。

分布范围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主要价值

【考】出自《本草集注》

治】跌打损伤;难产;胞衣不下;崩;淋证;带上

麻根(植物根部)【功效分类】祛瘀药

性味】苦;性平

【用法用量】服:汤或捣汁,9-15g。

【出处】《中华本草》

【附】①治淋下麻根十枚)水五升,取二升,一服,止。(《时后》)②令易产:大麻根,水一升,取半升,顿服。衣不下,服之亦下。(《新续十全》)③治骨折骨痛不可忍:大麻根捣取汁一升饮之。非时即干麻汁服亦同。亦挝打瘀血,腹满气短。(《独》)

采收储藏

全年均可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中药成分

火麻仁的根—麻根含大麻碱(cannabisativine)[1],脱水大麻碱(anhyrocannabisativine)[2],碱(choline),神经碱(neurine)[3],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葛缕酮(carvone),二氢葛缕酮(dihydrocarv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大麻环醚萜酚(cannabiglendol)[5]。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及5α-麦角甾-3-酮(5α-ergostan-3-one),5α-豆甾-3-酮(5α-stigmastan-3-one),菜油甾醇(campesteol),豆甾醇(stigmasterol),5β-豆甾-22-烯-3-酮(5α-stigmast-22-en-3-one)[6],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菜油甾-4-烯-3-酮(campest-4-en-3-one),豆甾-4,22-二烯-3-酮(stigmast-4,22-dien-3-one),豆甾-5-烯-3β-醇-7-酮(stigmast-5-en-3β-ol-7-one),菜油甾-5-烯-3β-醇-7-酮(campest-5-en-3β-ol-7-one),豆甾-5,22-烯-3β-醇-7-酮(stigmast-5,22-dien-3β-ol-7-one)[7]。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