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破水

破水(amniorrhea)是破膜的俗称(全称为胎膜破裂),是指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现象。正常情况下破水发生于第一产程宫全或全时,随着宫缩持续增强,当羊膜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前羊水流出。有时破膜会发生于临产之前,称为胎膜早破孕周不同,可将胎膜早破分为足月早破膜(妊娠满37周)和早产早破膜(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早破早产脐带垂、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
目录

病因

1.生殖道感染

如B族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类杆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起的生殖道炎症,可起胎膜炎,使胎膜容易破裂。

2.胎膜本身病变

如先天性羊膜发育异常及遗传性羊膜变薄。

3.胎膜受力不均

头盆不称、胎位异常使胎先不能与盆入很好衔接,与盆壁之间留有空隙,宫缩时羊水过这些间隙进入前羊膜囊,压力骤升,导致宫颈处的胎膜破裂

4.羊膜腔压力过高

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可导致宫腔压力增加,覆盖于宫颈处的胎膜为薄弱环而易发生破裂。

5.宫颈松弛

由于先天性或创伤使宫颈松弛,使前羊膜囊缺少宫颈的支托力,容易破裂。

6.其他

孕晚期性交或创伤、孕妇年龄偏大、长期站立工作、吸烟、绒毛膜中催乳素含量偏高、维生素C缺乏、微量元素锌及铜缺乏、阴道pH值较高等因素,均易导致胎膜早破

临床表现

孕妇突然感到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可发生于咳嗽打喷嚏、排尿或排便用力屏压增加时,也有在妊娠晚期性生活后发生,也可无任何诱因突然发生。排液的量可多可少,通常为持续性排液,也有间歇性流液者,表现为裤或会阴垫上有稀薄液体,无尿臭味。

检查

1.阴道窥器检查

阴道窥器打时,可见液体自宫颈流出或后穹窿有液池成。

2.助检查

(1)阴道液酸碱度测定阴道流出液pH值≥6.5为阳性。

(2)阴道液涂检查可见羊齿植物状结晶或胎儿上皮细胞。

(3)B超检查前羊膜囊消失、羊水量持续减少。同时还可判断胎儿发育大小、胎盘成熟度、宫颈变化等情况。

(4)羊膜腔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升高,提示羊膜腔感染。

(5)羊膜镜检查可直视胎先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诊断为胎膜早破

诊断

据孕妇阴道流液的症状,结妇科检查及助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应同时确定孕周、破水时间,了解破水后处理情况,判定有无宫缩及宫感染发生。

治疗

1.紧急处理

破水发生时,有没有子宫收缩,都必须立即赶往医院就诊。怀疑有破水时,孕妇应立即停止走动,保持平躺或左侧卧位,注意抬高部,避免增加压的动作,防止脐带垂。保持外阴清洁,使用干净的、消毒的毛巾垫在外阴,降低感染几率,千万不要洗

2.终止妊娠

(1)阴道分娩足月或近足月早破膜者,一般在破膜后12小时自然临产,12小时临产者给予药物产。

(2)剖宫产已成熟,有明显感染征象或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头高浮、宫颈不成熟者,应剖宫产。

(3)流产妊娠<24周的应终止妊娠

3.期待疗法

适用于妊娠28~35周且无感染的患者。孕妇绝对卧床,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及阴道检查。妊娠已满34周,破膜超过12小时未临床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妊娠未满34周者,应给予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成熟。有宫缩者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羊水过少者,可羊膜腔输液,有助于胎发育

预防

1.孕早期常规采集阴道和宫颈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如果阳性应对症治疗。

2.妊娠后期应避免负重,避免性交。

3.宫颈松弛者应在孕16周左右宫颈环扎术,并绝对卧床休息。

4.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先兆早产等高危孕妇应及早卧床休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难产

下一篇 前置血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