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昂天莲(学名:Ambroma augusta(L.) L. f.)是梧桐科、昂天莲属灌木,高1-4米,叶心形或卵状心形,聚伞花序,花瓣5片,红紫色,匙形,长2.5厘米,种子多数,矩圆形,黑色,长约2毫米[阅读全文]
摘要: 暗紫贝母(学名:FritillariaunibracteataP.K.Hsiao & K.C.Hsia)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深埋土中,叶在下面为对生,散生或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阅读全文]
摘要: 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atrata (Kunze) Ching,鳞毛蕨科。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东到台湾、西南达西藏,西北至陕西秦岭地区。 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坡林下或溪沟边。为[阅读全文]
摘要: 桉叶(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别名桉树叶、蓝桉叶、羊草果叶、灰杨柳,干燥桉叶呈镰刀状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2~7厘米,革质而厚,可作为中医药材清热解毒,在我国大部分[阅读全文]
摘要: 桉树果,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es Labill.的果实。分布于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果实入药,具有消炎杀虫,发表祛风之功效。常用于预防疟疾,流感,消化不良。常绿大[阅读全文]
摘要: 桉油是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樟科植物樟或上述两科同属其他植物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桉油的拼音为:ān yóu。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樟科植物樟Ci[阅读全文]
摘要: 矮人陀,中药名。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狗头七Gynura pseudochina (L.) DC.的块根。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性寒味苦,具有舒筋活血,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贫血或失血过多[阅读全文]
摘要: 矮卫矛(Euonymus nanus Bieb.),矮小灌木,直立或匍匐,高达1米。叶互生或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2-5毫米,边缘常稍外卷,无柄。聚伞花序有花1-3朵,总花梗及花梗[阅读全文]
摘要: 矮叶书带蕨,中药名。为真蕨目、书带蕨科、书带蕨属植物。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全草入药,性平味苦、涩,具有舒筋活络,接骨止痛之[阅读全文]
摘要: 平地木(拉丁学名:Ardisiajaponica(Thunb.)Bl.),中药材名,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为紫金牛科植物平地木的全株。平地木味辛微苦,性平。药材性状为全株长15-25cm,往往附有[阅读全文]
摘要: 矮子常山,中药名。为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小叶石梓Gmelina delavayana P. Dop的根。分布于四川西南至云南西北部等地。性温味辛,具有行气,消积,截疟之功效。常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久疟[阅读全文]
摘要: 矮杨梅,中药名。为杨梅目、杨梅科、杨梅属植物。分布于云南中部,向东达贵州西部等地。根皮、茎皮或果实入药,性味根皮:涩,凉;果:酸,凉。具有收敛止泻,止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直[阅读全文]
摘要: 矮杨梅果,中药名。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云南杨梅Myrica nana Cheval.的果实。分布于云南中部,向东达贵州西部等地。果实入药,性凉味酸、涩,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便血[阅读全文]
摘要: 矮杨梅皮,中药名。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云南杨梅Myrica nana Cheval.的果实。分布于云南中部,向东达贵州西部等地。根皮、茎皮或根入药,性凉味酸、涩。具有止泻,止血,通络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痢疾[阅读全文]
摘要: 矮柳穿鱼,中药名。为管状花目、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分布于内蒙古(北部)、黑龙江(满州里)等地。全草入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多年生草本,自[阅读全文]
摘要: 矮脚南,中药名。为芸香目、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株入药,性凉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黄疸型肝炎,疮痈,跌打损伤,胃痛。矮小亚灌木,高15-[阅读全文]
摘要: 矮脚枫叶,中药名。为毛茛目、樟科植物。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叶入药,性平味苦,具有解毒疗疮之功效。常用于治疮毒。红叶甘橿,又名:三桠乌药。落叶乔木,高达10米。[阅读全文]
摘要: 矮脚罗伞 (《陆川本草》) 异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