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矮脚龙胆

矮脚龙胆,中药。为捩龙胆科、龙胆植物。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全草入药,性味苦,具有清热降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牙痛咽喉发炎,瘀痛,疔疮炎症。①毛龙胆一年生草本,高3-5厘米。紫红色,密被小硬毛,在下部有2-5个分枝,斜升。基生大,在期枯萎,宿存,卵,长7-12毫米,宽5.5-9毫米,先端钝,具短小尖头,边缘密生长毛,上面光滑,下面幼时具小硬毛......
目录

生理特性

①毛龙胆一年生草本,高3-5厘米。紫红色,密被小硬毛,在下部有2-5个分枝,斜升。基生大,在期枯萎,宿存,卵,长7-12毫米,宽5.5-9毫米,先端钝,具短小尖头,边缘密生长毛,上面光滑,下面幼时具小硬毛,以后毛落,叶脉1-3条,细,在下面明显,叶柄宽,长仅0.5-0.7毫米;小,疏离,短于节间,或密集、覆瓦状排列,宽卵形或卵,长5-8毫米,宽4-6毫米,先端钝,具尾尖,边缘密生长毛,有时膜质,狭窄,上面光滑,下面具小硬毛,以后毛落,中脉质,绿色,在下面稍突起,叶柄边缘密生短毛,面密被硬毛,连成长0.5-0.7毫米的筒。数朵,单生于小端;花梗紫红色,密被小硬毛,长2-4毫米,藏于最上部一对中;花萼倒锥状筒,长10-12毫米,外面具小硬毛,以后毛落,裂卵状披针,长3-3.5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或尾尖,边缘密生长毛,以后毛落,有时膜质,中脉革质,绿色,在面稍突起,并向萼筒下延,弯缺狭窄,截形花冠黄绿色,有时淡蓝色,漏斗,长18-21毫米,外面具小柔毛,以后毛落,裂,长4.5-5.5毫米,先端钝,具长尾尖,褶宽卵形,长1.2-1.5毫米,先端饨,边缘有少数细齿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不整齐,丝丝状,长3.5-6.5毫米,花药,长1-1.2毫米,子房,长3-4毫米,两端渐狭,柄长1.5-2毫米,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1.5毫米,柱头2裂,裂线状蒴果藏,状匙,长7-8毫米,先端,具宽翅,两侧边缘具狭翅,基部渐狭,柄长约4毫米;种子褐色三棱,长1-1.2毫米,表面具细网纹。果期4-5月。

②柔毛龙胆一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黄绿色,光滑,在基部多分枝,稀不分枝,斜升,稀直立。先端,边缘无膜质也无软质,密生长毛,上面光滑,下面具柔毛,以后毛落,秃净,叶脉1-3条,在下面突起,密生柔毛,以后毛落,秃净,叶柄边缘密生长毛,连成长0.5-0.7毫米的筒;基生大,在期枯萎,宿存,卵,长9-12毫米,宽4.5-8毫米;小,密集,长于节间,倒卵状匙,长4-6毫米,宽1.7-3.5毫米。多数,单生于小端;花梗黄绿色,光滑,长2-4毫米,藏于最上部一对中;花萼宽筒,长7.5-11毫米,外面具柔毛,以后毛落或光滑,裂狭三角,长2-2.5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边缘无膜质也无软质,密生长毛,面光滑,面有时具落的柔毛,中脉面明显或否,有时具柔毛,弯缺截形花冠淡蓝色,外面具黄绿色宽条纹,漏斗,长14-19毫米,外面光滑无毛,裂,长1.5-2.5毫米,先端钝,具短尾尖,褶宽卵,长1.2-1.5毫米,先端,边缘有不明显波状齿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不整齐,丝丝状,长2.5-6毫米,花药,长0.8-1毫米;子房狭,长4-5毫米,两端渐狭,柄长2.5-4毫米,花柱线形,连柱头长1.5-2毫米,柱头2裂,裂线状蒴果藏,状匙,长8-9毫米,先端,有宽翅,两侧边缘具狭翅,基部渐狭,柄长至13毫米;种子褐色,长1.2-1.5毫米,表面具细网纹。果期5月。

产 地

①毛龙胆云南西北部。生于灌丛下、林下,海拔2600-3300米。②柔毛龙胆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草地,海拔2400-3800米。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入药部位

全草。

性 味

,味苦。

功 能

清热降

主 治:

目赤肿痛,牙痛咽喉发炎,瘀痛,疔疮炎症。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外用:适量,水洗或含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矮茎冷水花

下一篇 矮脚苦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