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桉叶

桉叶(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桉树蓝桉、羊草果、灰杨柳,干桉叶呈镰刀状披针,长12~30厘米,宽2~7厘米,革质而厚,可作为中医药材清热解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常绿大乔木树皮蓝色,往状剥落;嫩略有棱。幼嫩对生;叶片卵形,基部 ,无柄,有白粉;成长叶片革质,披针,镰状,长15-30cm,宽1-2cm,两面有腺点,叶柄长1.5-3c......
目录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树皮蓝色,往状剥落;嫩略有棱。幼嫩对生;叶片卵形,基部 ,无柄,有白粉;成长叶片革质,披针,镰状,长15-30cm,宽1-2cm,两面有腺点,叶柄长1.5-3cm,稍扁平。大,白色,径约4cm,单生或2-3朵聚生于;无花梗或极短;萼管倒,长1cm,宽1.3cm,表面有4条突起棱角和小突起,被白粉;帽状体稍扁平,中部为锥状突起,比萼管短,2层,外层平滑,早落;雄蕊多数,长8-13mm,多列,丝纤细,着生于花药中部,花药,阔纵裂;子房与萼管合生花柱长7-8mm,粗大。蒴果半球,有4棱,宽2-2.5cm,果缘平而宽,果瓣不突出。

生长环境

最喜光树种,喜冬无亚,夏无酷候,能耐-6℃短期低温。在疏松、肥沃、润的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生长迅速,在钙质紫色土上或瘠薄干土壤上则生长不良。

分布情况

中国南部及西南各地有栽培。药材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药用价值

用柱层析法从 蓝桉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在试管伤风杆菌及白喉杆菌毒素有解毒效力。家兔皮下注射此物质0.2mg/kg后,两周未见 毒性反应。桉叶的水提取液能抑制 金黄葡萄球菌及伤寒 杆菌的氧消耗及其 琥珀氢酶活性,此抑制作用与革兰氏反应无,但与药液浓度成正比。蓝桉中提出的桉叶油(Oleum Eucalypti)在6%以上的浓度,试管能抗结核杆菌(H37Rv),用于10余例结核患者(吸入气管滴入)亦有一定疗效。

蓝桉桉叶油可作为吸入用于呼吸系疾患,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患者服后有祛作用,哮喘时既可服又可吸入桉叶油及蓝桉尚可用于某些皮肤病,并作为创面、溃疡、瘘管的冲洗桉叶服后有驱 钩虫作用,其鞣酸有轻度收敛性质,其挥发油有驱作用,挥发油从消化道吸收,部分由呼吸道排泄。此外,桉叶油尚可用作除臭神经痛患者的镇痛药,有人认为蓝桉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生药材鉴定】

桉叶呈镰刀状披针,长12~30厘米,宽2~7厘米,革质而厚,先端尖,基部不对称,全缘,上面黄绿色,光滑无毛。对日光透视,见有无数透明小腺点、并多数红棕色木栓斑点。 羽状网叶柄长1~3厘米,扁平而扭转。微有香,味有清凉感而稍苦。

【化成分】

中分离到大果桉醛(macrocarpal)A,B,C,D,E[1],正三十三烷-16,18-二 酮(n-tritriacontane-16,18-dione)[2],蕾中含有蓝桉醛(euglobal)Ⅰa1,Ⅰa2,Ⅰb,Ⅰc,Ⅱa,Ⅱb,Ⅱc[3],Ⅲ,Ⅳb,Ⅶ,Ⅴ[5],中还含有黄酮类化物:槲皮素(quercetol即quercetin),槲皮甙(querictrin),芸香甙(rutin),金丝甙(hyperoside),槲皮素葡萄糖甙(quercetol-3-glucoside)[6],以及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龙胆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面的蜡中含有5,4-二羟基-7-甲氧基甲基黄酮(5,4-dihydroxy-7-methoxy-6-methylflavone),白杨素(chrysin),桉树素(eucalyptin),8-去甲基桉树素(8-demethyleu-calyptin),及4,5-二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sideroxylin)[8].中的发油桉叶素(cineole),另有丁香烯(caryophyllene)[9]。树皮木质部中分离到三十三烷-16,18-二酮,3-O-甲基并没食子酸-4-鼠李糖甙(3-O-methylellagic acid-4-rhamnosid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及并没食子鞣质(el-lagitannin)D-1、D-2、D-6、D-13[10]。

含挥发油0.92~2.89%,其要成分是l,8-桉叶素(Cineole)、蒎烯(Pinene)、香橙烯(Aromadendrene)、枯醛(Cuminaldehyde)、松香芹醇(Pinocarveol)和 1-乙酰-4-异丙叉环戊烯(1-Acetyl-4-isoProPylide-necyclopentene)等。又含芸香甙(Rutin)、槲皮甙 (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 L(+)-高丝氨酸(L(+)-Homoserine),还分出桉树素 (Eucalyp-tin)。亦含挥发油,其成分与中的相似。树皮含鞣质。从该植物得到的焦油中,含愈创木酚(Guaiacol)。

【药(毒)理

曾有报道桉叶中毒29例,其中7例死亡。致死量最小的仅3.5ml,但也有服至30ml而得以恢复者。

中毒症状为上部烧灼感、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皮肤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搏细速、昏沉欲睡,甚至谵妄、凉。病人呼中有强烈的桉叶气味,可持续1-2天,有时尿、粪中也有气味。部分敏感患者对常用量亦可皮炎

【功用治】

治感冒,流感,痢疾肠炎关节痛,膀胱炎,烫伤,疥癣,丹毒神经皮炎湿疹疮肿毒。

①《观代实用中药》 :解热,治肠炎膀胱疾患。

② 李承祜 《生药》 :液,治丹毒与其他传染性化脓症。

③《广西中药志》 :预防感冒和治疗痢疾

④《四川中药志》 :治关节痛及作外科手术后之包。

【选

①治肠炎下痢 :桉叶马齿地锦草、汤服。 ②治关节疼痛 :桉叶、香通、 松节碎补。汤服。

③治膀胱炎,小便下疼痛 :桉叶、 石苇、 海金砂汤服。(①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疥癣 :桉树水洗。(《云南草药》)

⑤治流、流感、钩虫病 :桉树15克。水服,日服二次。(《文山草药》)

⑥治神经皮炎疮肿毒,麻溃疡 :桉树适量,水外洗。(《文山草药》)

⑦治腮腺炎,结膜炎 :核树15~25克。服。

⑧治皮肤湿疹 :桉树 膏外

⑨治烧烫伤外伤 :桉树研粉撒伤部。(⑦以下出《云南草药选》)

一般用法用量

服:汤,15~40克。外用:水洗、研粉撒或

【用法用量】

服:汤,6-15g。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衍;或捣或用桉叶油涂檫。

栽培技术

栽培要素

种子繁殖,容器育苗栽种。一般在2月蒴果微裂时采下果实曝晒数日后种子会自动出,枚藏备用。100kg果实,得种子1-1.5kg,选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圃地。撒播或条播,播后保持土壤温度,播后7-10d即可大量出苗。待苗长到5-8cm时,选健壮植株移入容器中培养,当苗高40-50cm时,可移栽造林。定植密度可采用1m×2m、2m、×2m、2m×3m。造林选在阴天或细雨天最好。

田间管理

造林后1-2年,可采取封山育林的法,每年松土除草,并结追肥1-2次,在具有灌溉条件的地,旱季要进灌溉,雨季要注意排除积水,这样可加速苗木的生长。后期的管理应于每次采收后,进浅中耕除草,追施腐熟人畜肥或尿素。

病虫防治

立枯病,在通不良和高温高温的天里,幼容易发生。通过对苗地采取通,排水隆温措施,可降低发病率。发病期间,可喷施敌克松500-800倍液或8:2草木灰石灰粉。郑虫,危害嫩,可用0.1%敌百虫喷射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桉树果

下一篇 暗鳞鳞毛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