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文档君 创建的词条
鸊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鸊鷉(pì tī)(拉丁学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鸊鷉目䴙䴘科鸟类。鸊鷉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鼻孔透开,位置近嘴的基部;眼先裸露,颈部细长,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阅读全文]

鸨油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鸨油为鹤形目鸨科大鸨,以脂肪入药。补肾,解毒,润肤。主治脱发,痈疮肿毒,肌肤粗裂。【拼音名】 Bǎo 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布[阅读全文]

鸨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动物形态】大鸨,又名:独豹( 郭璞),鸨(《饮膳正要》)。大鸨,体形较大,体长约达1m左右,体重一般为9kg左右。嘴铅灰色,先端近黑。虹膜暗褐色。头、颈及前胸皆深灰色,喉部[阅读全文]

鼻涕果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概述图参考来源:)尼泊尔水东哥 乔木,高4-20m。小枝粗壮,被细小爪甲[阅读全文]

鼻烟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是将烟草烘烤、去茎、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嗅服。当代鼻烟分烟草型与非烟草型两种。鼻烟制作工艺繁琐复杂,要经过揉碎、捣烂、混合、发酵、加料、封缸等多个步骤,制作周期要三年以上[阅读全文]

鼻血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鼻血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被柔毛。茎直立,四方形,略带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多年生草本,高0.6-1m,被短柔毛。具地下茎。[阅读全文]

鼻血雷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鼻血雷,多年生攀援草本。茎无毛。叶卵状心形,长5~11厘米,先端短尖,歪斜,基部心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被短柔毛;叶柄长2~5厘米。花腋生,花柄长约1厘米;花被喇叭状,长约3~4厘米,基部膨大呈球[阅读全文]

凹头苋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凹头苋(拉丁学名:Amaranthus blitum Linnaeus),别称为野苋,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凹头苋株高达30厘米,茎伏卧上升,基部分枝,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花成腋生花簇,胞果扁卵形。国内[阅读全文]

凹朴皮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凹朴皮,中药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树皮。有祛风除湿;散寒止咳的功效,.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纯林。夏、秋采收,晒干。【汉语拼音】āo Pǔ Pí【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dend[阅读全文]

凹瓦韦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凹瓦韦,中药名。为真蕨目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棕鳞瓦韦Lepisorus scolopendrium的全草。分布于台湾、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性微寒味微甘、微苦,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腹泻。[阅读全文]

凹裂毛麝香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凹裂毛麝香(学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别称:钝裂毛麝香、毛麝香、山薄荷。玄参科,毛麝香属多年生细小草本,高5-20cm;花、果期8-11月。中国云南、[阅读全文]

埃蕾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埃蕾,中药名。为龙胆科百金花属植物百金花Centaurium pulchellum (Swartz) Druce var. altaicum Moench的带花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华南等[阅读全文]

安徽刺黄柏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安徽刺黄柏,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和带下等疾病。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药名安徽刺黄柏汉语拼音An hui ci[阅读全文]

安徽小檗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安徽小檗(学名:Berberis anhweiensis)为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常生于林中、路旁、山地灌丛[阅读全文]

安徽杜鹃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名称】黄山杜鹃。,又名皖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安徽杜鹃是安徽特有的珍贵杜鹃种类,是安徽省省花,又称皖杜鹃、黄山杜鹃。它为常绿灌木,花6~10朵,形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粉红、淡紫至乳白色,略[阅读全文]

安息香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安息香(Benzoin)又名白花榔、拙贝罗香,是安息香科植物或越南安息香的树脂。安息香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阅读全文]

安胎药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安胎药别名:骨筋草、吓唬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sessile(Buch.Ham.)K.Kunth,主要用于温脾安胎药;益气升提药。医学名 安胎 中药组成 由 当归、 川芎、白芍、 黄[阅读全文]

安龙香科科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安龙香科科为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香科科属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多分枝,细弱弯曲。产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及东南部;生于山坡开旷地上,海拔550—1500米。云南富源用全草入药,[阅读全文]

庵摩勒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阅读全文]

庵闾子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庵闾子,中药名。为桔梗目、菊科、蒿属植物。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地。果实入药,性温味辛、苦,具有行瘀,祛湿之功效。常用于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停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半灌木状草本。主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