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鼻烟

鼻烟 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是将烟草烤、去、粉、发酵并加入香料配制而成,用嗅服。当代鼻烟烟草型与非烟草型两种。鼻烟制作工艺繁琐复杂,要过揉碎、捣烂、混、发酵、加料、封缸等多个步骤,制作周期要三年以上。一种烟草制品。明万历九年 (1581) 由意大利传入中国。其原料为晾晒后的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干烟。制作时,先拍除烟上的沙土,再在碾磨上磨细,筛取 100以下部分,和入必要的贵药材,然后......
目录

发展历程

起源

鼻烟一种烟草制品。明万历九年 (1581) 由意大利传入中国。其原料为晾晒后的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干烟。制作时,先拍除烟上的沙土,再在碾磨上磨细,筛取 100以下部分,和入必要的贵药材,然后封贮在陶缸埋入地下,使其陈化一年以上,并窨以玫瑰茉莉增加其香。用时以手指粘上烟末送到孔,轻轻吸入。消费者要为西藏蒙古等地的牧民。

历史记载

鼻烟鼻烟输入中国,大概在康熙时,《熙朝定案》谓“康熙二十三年,圣驾南巡,汪儒望、毕嘉,进献物,上命留西蜡,赐青伫白金”,西蜡,即鼻烟瓶,似此康熙皇帝,前述虽恶烟草,然于进贡物中,得留鼻烟,足示其珍爱之意,此时宫廷皇族,盖已盛用鼻烟,观汪灏《随銮纪恩》“七月十五日,皇太子赐鼻烟一玻璃瓶”,竟将鼻烟作宠赐之物。至雍正年间,使用鼻烟更甚,进贡者以是为贵,赏赐者以是为恩。雍正三年,意大利教皇伯纳第尔进贡物,有各色玻璃鼻烟壶、咖什伦鼻烟罐、素鼻烟壶、玛瑙鼻烟壶及鼻烟,居六十种之多。五年,葡萄国王若瑟遣使麦德乐进贡物四十一种,亦有鼻烟,若干年后,葡萄国王若瑟复贡物二十八种,各色鼻烟壶与鼻烟估有六种。当时皇帝宴会,诸王贝勒大臣以下,皆赐鼻烟鼻烟壶,以示圣恩广大。而缙绅阶级对于鼻烟好,更可知矣。(参考《大清会典》)清代官吏,嗜好鼻烟,不可须臾离也……。(摘自黄现璠《吸烟俗传播考》(五),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五十一期,1942年1月14日;又载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术论文选》第198页,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传播

鼻烟1503年(明代弘治十七年),随同哥伦布第二次探险的西班修道士帕尼发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奇特习俗——吸闻鼻烟。他说,吸闻鼻烟是通过一细管,一端放在烟末上,另一端放在孔前。在吸闻中,还时常拔出细管,清洗干净。西哥和巴西都盛产烟,所以西哥和巴西的印第安人也有吸闻鼻烟的习惯。后来,葡萄殖民者到了美洲,他们发现巴西的印第造卷烟。在巴西,有专业的鼻烟磨坊,将优质烟末掺玫瑰等,制成当时世界上层优质的鼻烟。印第安人还以玫瑰木制成研钵和研杵,把优质烟草捣成碎末,并附加香草植物的碎,制成气味芬芳的鼻烟鼻烟时常是热的,用制细管的下端插进鼻烟中,而以上端放在孔前吸闻,以承受芳香的气味。这些玫瑰木的研钵、研杵以及吸闻斯烟的制细管,都是装饰优美的手工艺品。奥托玛克部族的印第安人采集烟草含羞草梗切割成碎末,并将其弄湿,使之发酵,然后混本薯粉制成鼻烟,放在盘里,用右手持叉(制,多为鸟)盛起将鼻烟放在前吸闻。有的鼻烟还掺红柳、红色硬木、紫杉、漆树等树皮麝香、树等碎末。印第安人用动物的、角以及皮革、树皮等制成的美丽的鼻烟壶(盒),是珍贵的手工艺品。

在公元前一世纪,西哥的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是一原始森林、沼泽地区,盛产烟草烟草高达六英红色长三英。公元五世纪时,西哥历史上著的玛雅古国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玛雅古国的印第安人以燃烧烟草来祭祀他们最尊崇的太阳。塔巴斯科州是古代西哥历史上著的阿兹台克王国,当时的印第安人也以燃烧烟草来祭祀太阳。人类家和考古家们认为,由于西哥的烟草在古代是最著的,而又以塔巴斯科州出产的烟草为最佳,所以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就俗称烟草为“塔巴斯科”了。同时,由于玛雅古国的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处,沿着密西西比河往北不断迁移,足迹直到俄亥俄山谷和伊利湖流域,因此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沿岸和伊利湖的附近,都发现了印第安人烟斗的碎。有趣的是,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也有吸闻烟草的习惯。据一些人类家们认为,这是因为爱斯基摩人以游牧生活为,食物以肉食、脂肪居多,而又缺盐,因而可能籍助吸烟来帮助消化。

传入中国

鼻烟鼻烟传入中国是在明代隆庆年间,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清朝赵之谦《勇庐闲诘》中提及,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携带鼻烟、自鸣钟、万国图等贡礼,进传教活动,后进贡给皇帝,但从现存明代宫廷档案“利玛窦所献物”的单中未见鼻烟的记载。刚传入时中文称为称“士拿乎”、“士那富”、“西腊”、“布辉卢”、“科伦士拿乎”等,均为外来语译音。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鼻烟是用子来闻的特点,把“士那乎”命为“鼻烟”,至此,鼻烟始有了中国鼻烟传入宫中后,随着皇帝赏赐给大臣们鼻烟以及鼻烟壶,始向上层社会流入。

据明代姚书》等史籍记载,烟草原出吕宋,古称淡巴、谈肉果、担不归;又由于烟丝色泽金黄,吸闻过多可以醉人,所以亦金丝醺、干等。明初,吕宋国曾以烟草入贡中国。万历年间,烟草始在福建漳州地区种植。淡巴西班文tobacco(烟草)的译音,而西班文又是沿用美洲印第安语的tabasco(烟草)。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吕宋国的马尼拉港放,成为西班远东贸易的基地。很多西班大帆船从秘鲁的利马启航,将美洲的水果、腌肉、胡、编结针、良种小鸡以及烟草鼻烟鼻烟盒等运到吕宋。同时,中国福建商舶也将、瓷器、生丝、织锦、珍珠、宝石、水晶、金以及铜脸盆等货物运载至吕宋,和西班商人交易,又将西班商舶运至吕宋的烟草鼻烟等辗转运回福建。所以,福建商人也就沿用了西班烟草的译音,称呼烟草为淡巴了。

由于早期的鼻烟均为德国西班法国泰国生产的制品(尤以德国为多),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僚及贵族等上层社会才有能力购买。 鼻烟品种价格悬殊很大,高档和低档之间,以大洋计算,差达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之多。当时,宫廷流传一句话,“黄金易得,高尚鼻烟难求”,而一般百姓只闻其不见其物。当时传入的鼻烟十分稀少,最初只是作为士大夫和达官显贵的一种雅好,并当做贵重礼品馈赠亲友。此外,以嗅闻鼻烟来招待宾客,表达相互的友谊和尊敬。康熙中叶鼻烟的鼎盛时期。清人薰《静山居诗话》中有“碾成琵琶金屑,嗅处微微香雾起。海客售来价百缗,大官朝罢当一匕”的诗句。清顺治年间,鼻烟最早出现在皇宫,皇帝看看这东西,既觉得新鲜,又闻着过瘾,就弃舍水烟、大烟不抽,而闻起鼻烟来。皇帝高兴时,把他的鼻烟赏赐给大臣,从此皇宫各大臣的官宅里人人都闻起鼻烟来。后来,鼻烟越传越广,不仅大臣府宅人等,连中小衙门中的人都闻起鼻烟来。康熙年间,一次无意之中,宫看烟库的太监,把几十盆盛茉莉放在烟库了味,康熙皇帝闻了这种烟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很高兴。命人用茉莉熏洋烟,并起叫“御制”。康熙中叶以后,吸闻鼻烟习俗逐渐在民间流传来。清末民初,北京鼻烟铺很多,集中在前门大栅栏、隆福寺、鼓楼、崇外大街等地。较著的有鼓楼大街的“汪睁大”、“谊兰和”,崇外大街巾帽胡同的“公利和”、“公益和”等鼻烟店。其中前门大栅栏的“天蕙斋”是北京最著鼻烟店。清道光年间五通商后,广州有商利用国产的烟原料仿制进鼻烟,自此,鼻烟始在社会上普及起来。到了晚清末年,鼻烟慢慢被旱烟、水烟、纸烟代替,最终被社会淘汰。

鼻烟作为一种文化,至今仍在民间传留。北京流传一条歇后语是“买鼻烟不闻——装着玩”,常被用来嘲笑假充。还有一条是“闻鼻烟蘸唾沫——假家”,也是用来讽刺充当为。因为鼻烟只需要用手指蘸取少许送入孔,并不需要先在手指上蘸唾沫。

功能用途

鼻烟鼻烟厂商宣传,闻鼻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不会成瘾。闻鼻烟是唤其芬芳之,借以醒,驱秽避疫。它有驱冷、治头痛鼻塞、明、活等药物作用。因为闻鼻烟可起到轻度的麻醉作用,以缓解神经紧张的压力,使疲劳的身躯得到暂时的休息和松弛。 鼻烟同卷烟作用基本一样,不但能解烟瘾而且能提消除疲劳。除此以外鼻烟还具有清、降压、预防炎等作用。鼻烟不象吸其它烟那样刺激气管。几十年来的实践明,凡用鼻烟的人咳嗽哮喘甚少,没有得炎的。

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具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请参见本条的“危害”一

种类区分

烟草加工成的粉末状烟制品。分干鼻烟湿鼻烟两种。

鼻烟里面含有烟草成分与否,可以分成黑鼻烟(含烟草成分)和白鼻烟(无烟草成分)。

鼻烟前者嗅吸入,后者可嗅吸也可放在嘴里。中国产鼻烟属干鼻烟。据赵叔的《勇庐闲诘》(1869)记载,鼻烟在明万历九年(1581)由意大利人利玛窦首次传入中国,以后在清雍正三年(1725)意国献物时有鼻烟鼻烟壶。又据王士祯(1634~1711)的《香祖笔记》记载,“近京师有制为鼻烟者,云可明又有辟疫之功”。

鼻烟在中国是以晾、晒烟为原料,制作时先拍除烟上的砂土,再在碾磨上磨细,筛取100以下部分,然后封贮在陶缸埋入地下,使其陈化一年以上,并窨以玫瑰茉莉增加其香。现在鼻烟要消费者为蒙古、西藏牧民。

欧洲鼻烟原料用不同地区烟,以褐棕色叶片。先将烟用盐水或糖浆浸润发酵,掌握温度到适宜时停止。有些则在阴凉库房贮存多年,缓慢完成醇化过程。然后将其碾碎为烟末,再以配好的料液湿润之,有些再加香后贮存。包装用金属箔、金属罐或塑料容器。

美国鼻烟分干鼻烟湿鼻烟和细切鼻烟丝。①干鼻烟原料用肯塔基、田纳西及弗吉尼亚的明烤烟制作。先将烟,再用磨机磨成均匀粉末。②湿鼻烟是用同样原料制成的较粗颗粒。③细切鼻烟丝在1980年前被美国农业部分类在嚼烟项下,现归湿鼻烟类,由晾烟及明烤烟制成,所用添加为冬青、薄荷覆盆子。美国的湿鼻烟多放在牙龈间品尝。

制作方法

鼻烟鼻烟的原料要是晒烟。最初是用自来红(蛤蟆头)的烟面加入一些黄羊粪灰即可。黄羊吃的草是一种贵的药材,因此,黄羊粪对一些疾病能起治疗作用。闻鼻烟的蒙古族人能占其人数的60%。后来由于科文化知识的提高,鼻烟的制作法也更加科。将晒烟原料晒干,粉碎过筛后所得的粉末,即成为鼻烟的初制品。再将初制品以熏制并加其它香料。如:烟面50克,豆蔻2克、薄荷2克、冰片2克,白芷5克、白檀紫檀香2克、红花2克、丁香2克、面碱3克,成粉搅拌均匀,分装小瓶或小包,即为鼻烟成品。

产品危害

鼻烟一些鼻烟厂商宣传鼻烟治疗多种疾病,且无任何危害。事实上这完全是错误的。流显示危害低于香烟,但仍无法确定。使用鼻烟对社会危害确实比吸纸烟低,但仍然对人弊大于利。

最早对烟草的危害做临床研究的医生之一是伦敦的约翰·希尔。他在1759年发表论文警告不要过度使用鼻烟。虽然他没有说鼻烟是导致癌的绝对因素,但是他可以肯定鼻烟至少是致癌因素之一。

鼻烟过燃烧,不会把焦油等物质带入人的,不像纸烟一样增加人的肺癌的发病率,也不会造成二手烟危害他人。但是使用鼻烟一样会上瘾,从而使使用者在没有鼻烟的情况下精神不振。同时鼻烟会增加人罹患癌的机会。

主要产地

鼻烟中国有几个鼻烟要生产地: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各地生产的鼻烟味道也不同。鼻烟要以模仿国外“洋烟”的味道为要是用洋和香浸泡入味,而非天然植物产品。鼻烟制作并没有秘,靠的是验。鼻烟的原材料要是用雪烟的烟,先将其研磨成细细的粉末;然后加入鲜茉莉入缸发酵,一缸鼻烟要进七八次发酵以后才算基本成功;再将这些鼻烟密封保存,话叫“泄劲”,四年以后才可出售;出售前还要再用新鲜的茉莉“提味儿”。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多年后制成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鼻血草

下一篇 鼻涕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