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鸊鷉

鸊鷉 鸊鷉(pì tī)(拉丁:Tachybaptus ruficollis),鸊鷉䴙䴘科鸟类。鸊鷉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孔透,位置近嘴的基部;眼先裸,颈部细长,翅短,尾羽均为短小绒羽。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翔。分布于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等地区。鸊鷉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济、科研究价值的......
目录

形态特征

鸊鷉类都是典型的游禽,体长约26-74厘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雄鸟和雌鸟比较相似,身体很象子,但较为肥胖,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直,细而侧扁,端部很尖;孔透,位置近嘴的基部;眼先(即眼睛前面的部位)裸,颈部较为细长,翅膀短小,具有12枚初级羽,但第一枚退化,次级羽则缺少第五枚。尾巴更短,仅剩有几柔软短小的绒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骨侧扁,前各具瓣状蹼。或几乎没有。两只脚的位置在身体的后部,近部,侧扁,适于潜水生活;四个脚上都有宽阔的像花瓣一样的脚蹼。爪钝而宽阔,呈指甲状,中缘呈锯齿状,后短小,位置比其他各为高,或者付缺。身体上的羽毛短而稠密,具有抗湿性,不透水;具有副羽,尾脂腺也被羽。消化道中缺少盲肠;两性相似。头裂腭型和全型;并缺基翼突;雏鸟为早成性鸟。

鸊鷉

生活习性

为习性

鸊鷉鸊鷉是一种善于潜入水中猎取食物的水鸟,生活在芦苇和杂草丛生的湖泊、池塘、沼泽中。鸊鷉的种类较多。能够长时间潜入水中,并且会将嘴尖、孔和眼睛出水面观察动静,遇有危险便在水下潜逃。鸊鷉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米深,潜入水中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均不如潜鸟。

常集成三五只或十余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走,但动迟缓而笨拙。力弱,在水面起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离才能起,在陆地上则本不能起离短而且得不高。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地浮于水面,遇人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不时又在附近出水面。

食物习性

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小小草等。会和鸬鹚发生争抢。沿着海岸生活的种类,冬季期间食物近一半是海蟹。

栖息环境

鸊鷉栖息于湖泊、水塘、水渠、池塘和沼泽地带,也见于水流缓慢的江河和沿海芦苇沼泽中。是一种候鸟,繁殖生活在有蒲草和芦苇的淡水湖。要栖息于放式水域,在低海拔湖泊和森林所环绕的河流,以及河沼泽活动。繁殖期会流连于大型湖泊和周边有茂密植被的区域。繁殖外,大多数大鸊鷉会移动到河和海湾,平时通常在公海上活动。非繁殖期鸟类全年沿海岸居住。

分布范围

鸊鷉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西哥境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望加海峡至巴厘岛与龙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鸊鷉分布图

中国有分布,东南沿海一带都有。河南省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垣县、封丘县)有。北京的长沟湿地公园也有多对长期生活。

繁殖饲养

鸊鷉鸊鷉的求偶动很特殊且很滑稽,双从表演到凝视,然后一起扎入水中再浮出水面,面面相觑,摇头晃,并各自向对送上一小撮水草为礼物。

冬季栖息于溪流,夏季到湖沼中繁殖,它们繁殖时雌雄一起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它们的巢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卵每产2-7枚,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属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种类介绍

鸊鷉(6属 22种)

中文 
北美鸊鷉Aechmophorus
1克氏鸊鷉Aechmophorus clarkii
2北美鸊鷉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
鸊鷉Podiceps
3哥伦比亚鸊鷉Podiceps andinus
4鸊鷉Podiceps auritus
5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
6鸊鷉Podiceps gallardoi
7赤颈鸊鷉Podiceps grisegena
8鸊鷉Podiceps major
9黑颈鸊鷉Podiceps nigricollis
10鸊鷉Podiceps occipitalis
11秘鲁鸊鷉Podiceps taczanowskii
鸊鷉Podilymbus
12鸊鷉Podilymbus gigas
13斑嘴巨鸊鷉Podilymbus podiceps
澳洲鸊鷉Poliocephalus
14灰头鸊鷉Poliocephalus poliocephalus
15新西兰鸊鷉Poliocephalus rufopectus
南美鸊鷉Rollandia
16短翅鸊鷉Rollandia microptera
17白簇鸊鷉Rollandia rolland
鸊鷉Tachybaptus
18鸊鷉Tachybaptus dominicus
19鸊鷉Tachybaptus novaehollandiae
20马岛小鸊鷉Tachybaptus pelzelnii
21鸊鷉Tachybaptus ruficollis
22德氏小鸊鷉Tachybaptus rufolavatus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基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肉。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取肉,鲜用或干。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

【功能治】补中益;缩尿固遗尿痔疮肛。

【用法用量】服:,适量;或烧焦研末,每次15g,每日2次。

动物保护

保护等级

鸊鷉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录ver 3.1。

极危(CR)——2种;濒危(EN)——1种;易危(VU)——2种;无危(LC)——17种。

动物文化

词释义

鸊鷉:鷉、须赢(《尔雅》),刁(《食疗本草》),油鸭(《纲》),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鸊鷉(拼音 pì tī):构成鸊鷉科(Copymdidae)和鸊鹈(Colymbiformes)的各种水鸟之一,它们与潜鸟亲缘系密切,但以瓣代替蹼,有一发育不全的尾,十分擅长潜水,能在水下作长离游泳。

亦作“鷿鹈”。亦作“鷿鷈”

  1. 。俗称油鸭。似而小。善潜水。古人用其脂膏涂刀剑以防锈。汉蔡邕《短人赋》:“雄荆鸡兮鹜鷿鹈,鹘鸠鶵兮鹑雌。”《后汉书·马融传》:“鹭、鴈、鷿鷉。” 李贤注扬雄《言》:“野凫也。甚小,好没水中。膏可以莹刀劒。”唐崔珏《和友人鸳鸯之什》之二:“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
  2. 鸊鷉膏。唐杜《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鹦鹉》,銛锋莹鷿鹈。”明徐渭《次夕降抟雪八十韵》:“宫匳镜煖因椒瑾,塞壁刀斜谢鸊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鸨油

下一篇 鷩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