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鷩雉

鷩雉科动物。分布地区自青海东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南抵贵州湖南、广西等地。【鷩雉的功效介绍】鷩雉 (《本草拾遗》)【异】赤鷩(《山海》),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金鸡(《纲》)。【动物态】红锦鸡体长约100厘米。嘴短而坚,呈角黄色。眼褐色,睑部裸出,呈肉黄色。【在汉文化中的地位】《艺文类聚》:“《尚书》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华虫,鷩雉也,......
目录

基本信息

鷩雉的功效介绍】

鷩雉 (《本草拾遗》)【异】赤鷩(《山海》),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金鸡(《纲》)。

【动物态】

锦鸡体长约100厘米。嘴短而坚,呈角黄色。眼褐色,睑部裸出,呈肉黄色

【在汉文化中的地位】

《艺文类聚》:“《尚书》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华虫,鷩雉也,五色故谓之华虫。”华虫也称赤鷩,即红锦鸡,羽毛鲜亮,兼备五彩——五正色(赤白青黄黑)。

《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华虫也成为冕服十二章之一,鷩冕七章即因华虫居首而。华虫地位高于凤。

形态特征

雄者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覆盖颈上;脸、颏和红色;后颈围以金棕色的扇状羽,披肩状,各羽边缘有蓝黑色双条细边;上浓绿,羽缘为绒黑色的余部和均深金黄色,侧转深红,各羽羽支离如发;尾长占体长的3/4,中央尾羽极长,黑褐色,满布桂黄色点斑;外侧尾羽呈桂黄色黑褐波状横斑相间状;尾上覆羽基部亦然,端部转为深红色;肩羽暗红,最羽及其覆羽深蓝色;次级羽及其覆羽均黑色而缀以栗色;初级羽暗褐,其边缘棕黄色。

下体自以次几纯为深红色,肛周淡

脚短而健,呈角黄色

雌鸟头和后头黑褐而杂以肉桂黄色;上棕色而具黑褥横斑;翼上黑斑更粗;上体余部棕褐,密缀以黑色虫蠹状纹;尾端尖而色亦较淡;胸和胁棕黄色杂有黑斑几为纯棕色;尾下覆羽亦具黑斑

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的山地及坡,出没于矮树丛和竹林间。

善奔驰,很少见其起

性味】①《纲》:甘,温,微毒。

②《医林纂要》:甘辛,温。

【功用治-鷩雉的功效】《医林纂要》:功用同(温中补虚,益)

附方

1)脾虚下痢,日夜不止:鷩雉一只,如食法,入橘皮、葱、椒、五味,和作馄饨熟,空食之。(《食医镜》)

2)产后下痢:用鷩雉一只,作馄饨食之。(《食医镜》)

3)消渴饮水小便数:用鷩雉一只,五味取汁(三升左右)饮之。肉亦可食,甚效。(《食医镜》)

4)腹胀满:鷩雉一只(不拘雄雌),茴香)、马芹子()、川椒()、陈皮生姜等分,用以一夜蒸饼肉作馅料,外以面皮包作馄饨,熟食。仍早服嘉禾,辰服此,午服导。(《朱氏集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鸊鷉

下一篇 鳖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