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暗紫贝母

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P.K.Hsiao & K.C.Hsia)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深埋土中,在下面为对生,生或对生,条或条状披针单朵,深紫色,有黄褐小方格;苞片花药近基着,丝具或不具小乳突;蒴果棱上的翅很狭,宽约1毫米。6月,8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北部(松潘、若尔盖、马尔康、刷寺、洪源、理县)和青海东南部(......
目录

形态特征

暗紫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6-8毫米。植株长15-23厘米。

在下面的1-2对为对生,上面的1-2枚生或对生,条或条状披针,长3.6-5.5厘米,宽3-5毫米,先端不卷

单朵,深紫色,有黄褐小方格;苞片1枚,先端不卷花被长2.5-2.7厘米,宽约1厘米,外三宽约6毫米;蜜腺窝稍凸出或不很明显;雄蕊长约为花被的一半,花药近基着,丝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很短,长约0.5-1毫米,极少能长达1.5毫米。

蒴果长1-1.5厘米,宽1-1.2厘米,棱上的翅很狭,宽约1毫米。期6月,果期8月。

近种区别

该种具1枚苞片苞片先端不卷柱头很短,长0.5-1毫米(在四川西部极个标本长可达1.5毫米)等特征与上一种很相似,但深紫色,有不明显的小方格或几无,易于区

生长环境

暗紫贝母喜欢冷凉候条件,具有耐、喜湿、怕高温、喜荫的特性。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67%左右,无霜期约100天。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北部(松潘、若尔盖、马尔康、刷寺、洪源、理县)和青海东南部(兴海、河南、果洛、班玛)。生长于海拔3200-4500米的草地上。

繁殖方法

整地:在土地冻结前整地,先清除地面杂草,然后进翻地。翻地时要结施肥,每亩可施1000-200千克牛羊粪积肥和25公斤磷酸二铵做为底肥。平整土地后要耙细,使土壤疏松、平整。

种子采摘:暗紫贝母的种子一般采收期在8-9月,当暗紫贝母果由绿转黄时,即为种子成熟。采摘过早,种子不成熟,过晚,种子落,此时采摘最好。将采集的果夹晾干后,让种子落,收集种子,用筛子过筛除去大的杂物,再用细筛筛去细土,利用种子中的不饱满的种子以及碎叶片除去,种子净度达98%以上。

种子预处理:在15℃下,用200ppm的生长素处理贝母种子60天,然后用250ppm的赤霉素处理贝母种子7天。将处理好的贝母种子晾干,备用。

播种:理的种植深度与植物的出率有着密切的系,种植深度过浅,湿度低,过深,幼苗难以钻出土层。可盆栽试验据试验确定播种。

栽培技术

施肥:暗紫贝母出苗要保持适宜的湿度,4-6周左右出苗。在苗基本出齐后,要保幼苗生长有良好的养条件,以速效性氮肥为。硫酸铵每亩5-10千克。每年在中耕除草后,追肥一次,每次施蓄粪500-800千克。

除草:每年在出苗6-8周进锄草,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在生长到12-13周再进一次锄草。

浇灌:播种后,要及时进浇灌,促使种子萌发。在播种后前6周是种子出苗的时间,要及时浇灌,保持地表湿润。在之后的时间,要常观察土地湿度,及时浇水,防止植株缺水死亡。

采收及加工储藏:鳞茎的采收:栽培后第5-6年后7-8月份枯苗后收获。收获时宜选择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和泥土,挖时尽量保护鳞茎不受损伤。

鳞茎加工鳞茎采收忌水洗,挖出后要及时摊放晒席上;以1天能晒至半干,次日能晒至全干为好。如遇雨天,可将贝母鳞茎窖于水分少的沙土,待晴天抓紧晒干。

主要价值

药用

性味:味甘、苦;性微

归经:归

功能治:清热润化痰止咳;结消肿。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热咳嗽;肺痈;瘰疬;肿;乳痈

用法用量:汤,3-9g;研末,1-1.5g;或入。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

注意:胃虚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暗鳞鳞毛蕨

下一篇 昂天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