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矮人陀

矮人陀,中药。为菊科菊三七植物狗头七Gynura pseudochina (L.) DC.的块根。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性味苦,具有舒筋活凉血之功效。常用于贫血过多,痛,湿痛,跌打损伤,疖疮肿,皮炎湿疹块根。苦,肝经。舒筋活凉血贫血过多,痛,湿痛,跌打损伤,疖疮肿,皮炎湿疹湿痛,皮炎湿疹矮人陀6-9g。水服。......
目录

入药部位

块根

性 味

苦,

归 经

肝经

功 能

舒筋活凉血

主 治

贫血过多,痛,湿痛,跌打损伤,疖疮肿,皮炎湿疹

相关配伍

湿痛,皮炎湿疹矮人陀6-9g。水服。(《全国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6-9g。外用:捣

生理特性

葶状多年生草本,稍肉质,高20-50厘米。肉质,或有时分枝,肥大成块状,直径(1)2-6厘米,有多数纤维直立,单生,或2-3从块根上部发出,稀斜升或匍匐,绿色或带紫色,干时有条棱,被疏柔毛或无毛。常密集于基部,莲座状,具叶柄叶柄长0.5-3厘米,基部宽,稍肉质,无叶片卵形,匙,稀卵形,长5-18厘米,宽2.5-5厘米,端钝或稍尖,基部渐狭成柄,羽状浅裂,稀具齿,裂三角或卵状长全缘或具山齿侧脉4-10对,直达裂或在边缘前弯,不明显,上面绿色,下面常变紫色,两面被短柔毛或后多少毛;中部或上部退化,或仅有1-2小,小羽状分裂,羽片狭小,两面被柔毛.叶柄短宽或近无柄。头状花序1-5个,直径10-15毫米,在端排列成硫伞房状;花序梗长0.5-4厘米,常有1-2线形,或丝状线形苞片,被密或疏柔毛。总苞钟状,长10-12毫米,宽8-10毫米,基部有8-9个不等长的线形苞片总苞1层,13个,线状披针披针,长7-12毫米,宽1.5毫米,端渐尖,稍展,绿色或带紫色,边缘宽干膜质,具1-3条明显的肋,被疏短柔毛。小花黄色红色花冠长10-13毫米,明显伸出总苞,管部细,长7-9毫米,上部扩大,裂卵状三角端钝;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锥状,被乳头状微毛。瘦果,长3-4毫米,红褐色,具10条肋,无毛或被微毛,冠毛多数,白色,绢毛状,长10-12毫米,易落。

产 地

海南(陵水、定安、澄迈、琼中、保亭、儋县)、广东(徐闻)、广西(平果)、贵州(安龙、水城、兴义、望谟、罗甸)、云南(昆明、禄劝、景洪、勐海、蒙自、金平、屏边、西畴、建水、富民、大姚、洱源等)。生山坡沙质地、林缘或路旁,海拔160-2100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有分布。在爪哇常有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晒干或研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矮卫矛

下一篇 桉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