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攀援灌木,分枝极长,幼时红色,叶宽卵状心形,叶柄具槽。花序腋生,总状花序或顶生圆锥花序,果时萼片全部极增大,狭长圆形,花冠狭漏斗形,花丝毛发状,花药箭形,子房圆锥状,无毛,1室,蒴果卵形,长6-7毫米。[阅读全文]
摘要: 舌骨呈马蹄形,由舌骨体、大角(2个)和小角(2个)构成,是舌体的主要支持者。下方紧邻甲状软骨,舌骨大角由茎舌骨韧带与颞骨的茎突相连。舌骨大部分位于皮下。正常人在20~30岁以前舌骨体与舌骨大角无骨性连接[阅读全文]
摘要: 本类药物国内已有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丙咪嗪(imipramine)、多塞平(doxepine)等,主要用以对抗情绪低落、忧郁消极及解除抑制。抗忧郁药主要作用于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及边[阅读全文]
摘要: 红藤蓼,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具有舒筋活血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蓼科红藤蓼Polygonum emodi Meisn.,以全草入药。四川、云[阅读全文]
摘要: 红螺塔生活于较深的浅海泥沙质海底。肉食性,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阅读全文]
摘要: 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基后形成的[阅读全文]
摘要: 红血藤(学名:Spatholobus sinensis chum et T. Chen.)攀援藤本。产于广东南部等,可以用于入药。攀援藤本。幼枝紫褐色,疏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革质,近同形,长圆状椭圆[阅读全文]
摘要: 红豆(Echeveria globuliflora E.Walther),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种子稍扁,直径4-6毫米,田间地头很是常见。高可达90厘米,羽状复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小叶卵形至菱状[阅读全文]
摘要: 由于各种原因流经胸导管回流的淋巴乳糜液外漏并积存于胸膜腔内称为乳糜胸。乳糜胸的发生与胸导管损伤或闭塞有关。胸导管起始于第1或第2腰椎前方的乳糜池,是将乳糜从腹腔转运至中心静脉系统的最主要的淋巴管。胸导管[阅读全文]
摘要: 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本病于1793年,在德国南部Wildbad首次发现,进食变质腊肠后而致病,取名为肉毒中毒。男、女、老幼对本病均有易感性。病后无持久免疫力。临[阅读全文]
摘要: 间羟胺常用于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NA)的代用品。适用于各种休克早期。其作用较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弱而持久。一般剂量不引起心律失常,故可用心肌梗死性休克。中文名称:间羟胺中文别名: α-(1-氨乙基)-[阅读全文]
摘要: 在人体骨骺损伤中,桡骨远端为最易发生之部位,几乎占全身骨骺损伤的半数,即40%~50%。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与桡骨远端科利斯骨折几乎完全相似个别病例则类似史密斯骨折多系来自手掌或手背向上传导之暴力。1、骨[阅读全文]
摘要: 辅酶(coenzyme)是一类可以将化学 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 有机小分子,与酶较为松散地结合,对于特定酶的活性发挥是必要的。有许多 维他命及其衍生物,如 核黄素、硫胺素和叶酸,都属于辅酶。这[阅读全文]
摘要: 软产道异常性难产是指软产道异常所致的难产,这种难产远比骨产道异常性难产少见,因而易被忽略,造成漏诊。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软产道本身的病变可引起难产,生殖道其他部分及其周围病变也可能影响[阅读全文]
摘要: 妊娠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产科静脉血栓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大量的肺血栓50%以上患者都在30min内死亡绝大部分来不及抢救,只有从早期认识,预防妊娠合并肺栓塞来减少死[阅读全文]
摘要: 桡骨干骨折仅占前臂骨折总数的12%,以青壮年人居多。本病患者伤后前臂出现肿胀、疼痛,可无显著畸形。损伤处有明显压痛,前臂活动明显受限。(一)发病原因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干骨折 。(二)发病机制[阅读全文]
摘要: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阅读全文]
摘要: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本病累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1/3以上的HUS[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