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红豆

红豆 红豆(Echeveria globuliflora E.Walther),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种子稍扁,直径4-6毫米,田间地头很是常见。高可达90厘米,羽状复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小卵形卵形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黄色花梗极短;苞片披针花萼钟状,旗瓣扁或近翼瓣龙骨瓣宽,子房线形花柱荚果柱状,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色,长种脐不凹陷。......
目录

形态特征

红豆红豆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长毛。羽状复叶具3小托叶盾状着生,箭头,长0.9-1.7厘米;小卵形卵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先端宽三角或近,侧生的偏斜,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

黄色,约5或6朵生于短的总花梗端;花梗极短;苞片披针,长6-8毫米;花萼钟状,长3-4毫米;花冠长约9毫米,旗瓣扁或近,常稍歪斜,端凹,翼瓣龙骨瓣宽,具短瓣柄及龙骨端弯近半圈,其中一的中下部有一角状凸起,基部有瓣柄;子房线形花柱,近先端有毛。

荚果柱状,长5-8厘米,宽5-6毫米,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色,长,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平或近浑种脐不凹陷。期夏季,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红豆性喜温、喜光,抗涝。全生育期需要10℃以上,有效积温20-25℃,一般在8-12℃以上始发出苗。红豆对光照反应敏感,过早播种延长生长期,成熟期并不提早。所以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种时会提早成熟,而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种时会延长成熟期。

红豆生育长短因品种而异。生长期短的可在60-90天;生长期长的在80-120天。红豆前后需水最多,结荚期遇高温、干旱,易造成落花、落荚;过于湿润,植株容易倒伏。在鼓粒成熟期,天晴朗利于作用,有利提高粒重。红豆在疏松的腐殖质多的土壤生长最好。沙土地种植红豆粒红有光泽。壤土地种植的红豆发乌、暗红色。红豆土壤适应性较强,在微酸、微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

分布范围

中国南北均有栽培。美洲及非洲的刚果、乌干达亦有种。

繁殖栽培

种植

赤豆为一年生豆科作物,其前茬应选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迎茬,以免感染病虫害而减产。其轮作式和大豆一样应宜采用三区轮作或四区轮作:麦、、豆(赤豆);麦、麦、豆(赤豆);麦、杂、豆(赤豆);麦、麦、、豆(赤豆)。应选较瘠薄茬而不宜选肥茬。可以与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高秆作物间作,这样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获得更高的济效益。还可在田埂、地边、树空等地种植。赤豆单作间作、套种。由于耐荫多以间、套种式种植,单作很少。式有:

赤豆与春玉米高粱、谷子套种。春玉米与赤豆以1:1或2:2式套种。一般在玉米定苗之后,在玉米间套种赤豆。

红豆赤豆与夏玉米、夏谷混作。播种夏玉米或谷子时,赤豆随之下种,定苗时注意玉米株间留一定株数的赤豆苗。

棉花与赤豆套种。春天棉花出苗后,在大播一赤豆,赤豆选用棵小早熟品种。这种套种式,对棉花下部通透光有利,能减少蕾铃落,多坐。有时在棉花生、甘薯等作物缺苗地块补种赤豆。

春甘蕾套种赤豆。在甘薯地隔沟墩播赤豆,一墩5-6株。赤豆成熟早,当赤豆收获时,正值甘薯块根第二次膨太高峰期,不影响甘薯产量,还多收几十斤赤豆。

病虫防治

  • 施肥

赤豆需氮肥较多,虽然有根瘤菌固定氮素,但增施农家肥有显著增产效果,尤其是适量增加磷、钾肥,增产更显著。如果没施底肥则在赤豆生育期间,于前5-6天追速效氮、磷肥,能促荚增多,并防止落花、落荚。

  • 管理

赤豆苗期为促进根系发达,要多中耕松土,也有利根瘤生长生长旺盛时,可适当打尖,摘除无效,使养分集中到荚,促子粒饱满。前后,是赤豆需水最多时期,此时缺水,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因此遇旱要及时浇水。赤豆生长前期防治蚜虫和红蜘蛛,中后期防治钻虫,防止蛀食豆荚。贮存期间防治绿豆象。入库前用50℃高温灭虫;药熏杀;缺氧保管等措施。

  • 储存

将拣去杂物的赤豆摊,以3-5斤为单位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一些剪碎的干辣椒,密封起来。将密封好的塑料袋放置在干、通处。此法可以起到防潮、防霉、防虫的作用,能使赤豆保持1年不坏。还可将赤豆放在水中浸泡十几分钟,然后捞出晒干,放入缸里收藏起来,可保存很长时间,也不会生虫。将两三瓣大蒜放入装赤豆的容器或袋中,可使其2-3年不被虫蛀。

种类介绍

  • 非洲亚种:Abrus precatoriussubsp.africanusVerdc.
  • 硬木变种:Abrus precatoriusvar.latifoliolatusDe Wild.
  • 新几亚变种:Abrus precatoriusvar.novo-guineensisMiq.
  • 绒毛变种:Abrus precatoriusvar.villosulaMiq.

红豆植物所称的红豆有三种:赤豆(:Vigna angularis)、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L. var.microsperma)和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这是同科不同属的三类植物

《中国植物志》分类,赤豆列在豆科蝶亚科豇豆属中;相思子列在豆科蝶亚科相思子属中;海红豆列入豆科含羞草亚科海红豆属。赤豆是直立或缠绕草本,为常见食材之一。相思子多为藤本植物,有少部分为攀援灌木灌木海红豆为落乔木,高5-20余米。

中国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著的《相思》“红豆诗”,在中国文中常被作为思念的象征,王维的诗句和传说里的“相思豆”并不一定就是相思子。中国南类似的植物有赤豆、相思子和海红豆,都能结出明艳亮红的种子。具体是其中的哪一种,还有待考植物界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赤豆要含蛋白质、糖类等养成分。种子供食用,粥、制豆沙均可。干豆含蛋白质21-23%,脂肪0.3%,碳水化物65%。

养成分:每100g赤豆中含蛋白质21.7g,脂肪0.8g,糖类60.7g,粗纤维4.9g,钙76mg,磷386mg,45mg,硫胺素0.43mg,核黄素0.16mg,尼克酸2.1mg。

赖氨酸: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较高。

其他:赤豆尚含三种结晶性皂苷。

冬瓜赤豆汤

原料:冬瓜500克、赤豆40克

做法:将冬瓜、赤豆加水两碗沸,用小20分钟即可。

用法:不加盐或少加盐,日服2次,食瓜汤。

作用: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

评注:冬瓜含钠较低,是肾病浮肿病人的理想食品。慢性肾炎肾虚者不宜食用。

桂花赤豆汤

原料:赤豆500克,白糖200克,桂花45克。

做法:将赤豆捡去杂质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一晚,使赤豆浸发。将赤豆放在锅中,加清水两升,旺烧沸后,改用小焖三小时左右,至赤豆烂,加入白糖,撒上糖桂花调匀即可。注意赤豆要烂,要保持赤豆外完整。本品是上海最著的传统小吃,始于清朝中期,由上海流动食摊的者所创,是一种宵夜点

赤豆汤

料:黄1只,赤豆30克,陈皮30克,生米30克,冬瓜皮100克。

调料:料、盐、胡椒粉、姜、葱段。

制法:将赤豆去杂洗净。陈皮冬瓜皮、生米去杂洗净。陈皮冬瓜皮装入纱布袋扎。野去毛,去脏,斩去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氽一下,捞出洗净、斩块。烧热锅放入块煸,放入葱、姜、料,煸至水干。注入适量清水,加入盐、胡椒粉、赤豆、生米、药袋,共至肉熟烂,拣出药袋、葱、姜,盛入汤盆中即成。

桂花赤豆糕

原料:糖桂花14克,糯米粉、粳米粉各500克,赤豆、白糖各100克。

做法:赤豆洗净烂备用。将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倒入盆,拌匀,取出少许作面料用,随后分次倒入清水,用双手拌揉至水全部吃尽,再把烂的赤豆倒入拌匀。取木笼一只,下面垫上一块布,把拌匀的糕料倒入,着盖用旺沸水约20分钟左右,见汽直冒,面上粉呈赤色时,再把少许用作面料的糕粉均匀撒在上面,加盖略焖刻,即熟,在糕上撒上糖桂花,用刀切成块食用。可作食或点随量食用。

医用价值

外用治皮肤病、藤入药,可清热解毒利尿种子红豆相思子):辛、苦,平。有毒3催吐,驱虫拔毒消肿。用于疥癣,疮。 相思子)、相思藤):生津,润,清热,利尿。用于咽喉痛,炎,咳嗽喘。

【德昂药】格热: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景颇药】Myitbun nuq:、藤、咽喉肿痛,炎《德宏药录》。

【彝药】义莫聂能色:种子便秘治久治不愈的尿道感染《滇省志》。成熟果实便秘腹胀《哀牢》。

【藏药】种子用于妇科病,难产月经不调,块《滇省志》。搭居:种子治妇科病,块《中国藏药》。达据:种子经脉损伤,经脉阻滞,六腑难产,胎衣不下,妇女病《藏本草》。

【蒙药】哈日乌兰一布日其格:种子外用治癣疥,疮,湿疹《蒙药》。

【维药】恰西木乎鲁斯:种子用于精神不振,思绪烦躁气虚阳萎《维药志》。

植物文化

古诗故事

红豆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据故事借物抒情表达相思,委婉含蓄,成为千古传诵的诗。

古籍故事

红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红豆”和“相思子”是常出现的植物(中药)称。但它们又常与其他植物甚至动物称有混淆。在明代李时珍(1596)《本草纲》序列第2卷的“药同异”中,“红豆”被列入“四物同”,即:赤小豆红豆蔻、相思子、海红豆均有“红豆”之称;而“相思子”列人“二物同”,即木红豆与郎君子虫均有“相思子”之。因相思子与红豆常被视为同物,所以,实际上“相思子”远非“二物同”。这种“同异物”现象,常给古今使用典

籍造成很大混乱,极不利于植物历史遗产的传承。因此,《中华大典·生物典·植物分典》的“编典框架”,将“海红豆”列入“待考植物总部”。

海红豆”始载晋代徐表《南州异物记》,唐李殉《海药本草》、宋唐慎微《类本草》均有收录。明李时珍《本草纲》始将其与宋代宋祁《益部物略记》中的红豆视为同物;此后清汪灏等《广群芳谱》、陈元龙《格致镜》、以智《通雅》、蒋廷《草木典》、吴其浚《植物实图考》等典籍的“海红豆”专条,均误《益部物略记》的“红豆”,皆李氏之误。因海红豆与红豆、相思子有混淆,荚果如螺,有“红球田螺意”之称,故明顾《海槎余录》又将其与螺类动物“郎君子”混为一谈,其谬更甚。笔者确认,海红豆即豆科含羞草亚科植物

红豆红豆”一始见唐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唐李济翁《资暇集》对其态、材性、用途有记载,但与“相思子”混淆。因唐人认为相思子与红豆为同物,故唐诗中的“红豆”多指“相思子”,但有时诗中的“相思子”又指红豆。宋代宋祁《益部物略记》对红豆描述较详,且被后世大量援。据态和产地判断,其原植物当系豆科蝶亚科植物,《平泉山居草本记》《资暇集》中的红豆亦为该种;元代《说郛》、明代《蜀中广记》《本草乘雅半偈》《本草纲》所宋祁之文,均系该种。清以智《物理不小识》中的“红豆树”,是红豆植物的泛称,其中“滇南红豆”,“岭南红豆”为。而《镜》中的“红豆树”,态描述有误,但从产地和期判断,应指“岭南红

豆”,《徐氏笔》中的“相思木”,也要指该种。但《物理小识》中的“相思木”,则要指红豆

“相思子”始载唐《北户录》,又“相思子藤”,是细弱藤本植物,但因《搜记》中的连理树,故后人有误解。《资暇集》载其种子红色,一端黑色。故可确认其原植物为蝶亚科植物。宋《香谱》、明《香乘》《弁州四部稿》《古今说海》《升庵集》,以及清《物理小识》中的“相思子”,均指该种。而《资暇集》谓相思子是“红豆之异”,木材斜砍有纹,其后《说郛》《本草纲》《广群芳谱》《格致镜原》《渊鉴类涵》《植物实图考》等的“相思子”均被误认为是乔木,而与红豆相混淆。宋代王谠《唐语林》中的“甘草”“甘草藤”,则是相思子的“同物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乳糜胸

下一篇 红血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