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生活百科

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生活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脾胃阴虚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胃气虚主要表[阅读全文:]

脾阴虚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阴虚 ,病证名。指脾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临床表现多有胃阴虚症状,并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阅读全文:]

脾阳虚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阳虚,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阅读全文:]

脾虚湿困证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虚湿困证是指因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思虑伤脾,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脾胃,引起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出现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短黄,大便溏稀或者泄泻,妇女黄白带下[阅读全文:]

脾肺两虚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肺两虚,病证名。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阅读全文:]

脾虚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阅读全文:]

脾虚肺弱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虚肺弱,病证名。指因脾胃虚弱而导致肺气不足的病证,多属气虚。脾为生化之源,故常以脾为本而肺为标。参脾肺两虚条。......[阅读全文:]

脾胃湿热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阅读全文:]

脾失健运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失健运是病因病理学术语,是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机。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机。脾主运化, 脾阳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升清。轻则出现腹胀 纳呆、 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阅读全文:]

脾气虚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 ,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阅读全文:]

脾热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热病病证名。指脾受邪热而致的病证。《素问·刺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又云“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痿论》:[阅读全文:]

脾不统血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脾不统血,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的病理。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宜补脾摄血。脾不统血病因病理学[阅读全文:]

脾气不升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是指因饮食不足或饥饱失调,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脾虚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失职所表现出来的小便不畅,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癃闭。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脾的运化功能是[阅读全文:]

逆传心包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 。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阅读全文:]

怒则气上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7

摘要: 怒则气上,情态病理之一。出《素问·举痛论》。指郁怒、暴怒可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甚至呕血等症。中医学病机术语,见于中医经典《内经》。怒则气上,指由于大怒或暴怒、情志不畅,导致气逆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