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生活百科

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生活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燥气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5

摘要: ①运气术语。指五运六气中的阳明燥金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气 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 ②病因名。指六淫之一。即“燥”。......[阅读全文:]

瘀血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基础理论名词。病因之一。凡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阅读全文:]

郁火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郁火,病证名。①泛指阳气郁结化火的证候。症见头痛,目赤,口疮,身热,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实等。②指情志抑郁,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内热证。症见头痛,胁痛,失眠,易怒,舌尖红,口苦,脉弦数等。[阅读全文:]

阳邪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具有阳属性的病邪。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病因(二级学科)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阳邪 英文名称: yang pathogen具有阳属性的病邪。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阅读全文:]

虚邪贼风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虚邪贼风,汉语成语。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高士宗注:“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阅读全文:]

新感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病证名。系一种温病,与伏气相对而言。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阅读全文:]

邪气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邪气亦作“邪炁”。中医指伤人致病的因素,诸如风、寒、暑、湿、燥、热(火)、食积、痰饮等。,另指不正当的风气或行为。殷谦:我们时代的文学简直是满目疮痍,作家队伍中有匪气、流气、 邪气、俗气的作家并不鲜见。[阅读全文:]

邪害空窍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病证名。空窍,即孔窍。指邪气侵入口、鼻、耳、目等器官所发生的病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阅读全文:]

邪火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邪火》的作者是百里殇,小说为玄幻小说类别,由找小说网连载。小说作者笔名:百里殇作品性质:会员作品授权状态:A级签约作品类别:玄幻上传日期:2011-1-23 22:51:35写作进度:已完成完成字数:[阅读全文:]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邪是一个汉字,读音为xié、yá、yé、yú、xú。是秦始皇东巡所到之地,立“琅琊刻石”之处。琅琊东面的海中即是木星每天黄昏时升起的地方。木星是征伐之星。基本字义⒈不正当,不正派:邪恶。邪念。邪说。⒉中[阅读全文:]

五志化火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五志化火,病证名。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关,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躁、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衄[阅读全文:]

五邪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病因病理学名词。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根据五行的属性归类得出五种不同的邪气。①五脏病邪的合称。出《 灵枢·五邪》 。 ②《 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 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 中湿,[阅读全文:]

五志过极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五志过极是人的五种神志(怒、喜、思、悲、恐)异常表达的总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与“恐伤肾”,它是发生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阅读全文:]

五劳所伤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简称五劳。[阅读全文:]

五味偏嗜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8:34

摘要: 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