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窌 jiào ㄐㄧㄠˋ 收藏东西的地洞:“垣~仓廪者,财之末也。” 把东西收藏在地窖或洞穴里:“总兵马彪乃阙隧~药其中。” 郑码:WOMY,U:7A8C,GBK:B795 笔画数:11,部首:穴,笔顺编[阅读全文:]
摘要: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郄[阅读全文:]
摘要: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阅读全文:]
摘要: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阅读全文:]
摘要: 足太阳膀胱经(B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此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个腧穴,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阅读全文:]
摘要: 足少阴肾经,外文名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阅读全文:]
摘要: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光明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足少阳胆经的位置: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阅读全文:]
摘要: 【足三阴经】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分布在腿的内侧,属里。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阅读全文:]
摘要: 【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分布在腿的外侧和后侧,属表。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阅读全文:]
摘要: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足厥阴肝经循[阅读全文:]
摘要: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联接相传,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分布在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也称为“正经”。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阅读全文:]
摘要: shí èr jīnɡ ③中医学的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三阳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阅读全文:]
摘要: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阴维脉(Yinwei Meridian) 经脉循行: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