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脾阴虚

脾阴虚 ,病。指不足。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无源而致本。临床表现多有胃阴症状,并见饥不欲食,消瘦,体倦乏力等。多见于各类养不良脾阴虚 ,病。指不足。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无源而致本。临床表......
目录

概述

脾阴虚 ,病。指不足。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无源而致本。临床表现多有胃阴症状,并见饥不欲食,消瘦,体倦乏力等。多见于各类养不良

原因

脾阴虚是脾脏阴液不足,濡养失职,运化无力所表现的状。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就会不思饮食,淡乏味,食后腹胀;由于的运化失调,人体得不到足够的养,就会不足,则疲乏无力;阴液亏虚,机体失养,则身体消瘦;津不上承,则涎少干;津不下润,则便秘尿赤;阴虚生热,则五心烦热。舌红干苔少或光剥,细数或细涩为阴液不足之征。脾阴虚多因外感温热病后,阴液耗伤,或素体阴虚,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过食辛辣之品,或误服辛温之所致。脾阴虚者宜吃性的食物,就是能够败的食物,如绿豆黄瓜西瓜苦瓜等食物。

中医病机

多由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温热病的恢复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耗伤脾脏之阴津液所致,进而阴虚旺,成本。其病位在病理属性为阴虚阴虚旺。

临床表现

不思饮食,食入不化,嘈杂不适,隐痛,或干呕呃逆,口干心烦消瘦,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黄或无苔,细数。

鉴别诊断

胃阴脾阴胃阴虚多为阳热之病所伤,以纳化功能失常为,临床以饥不欲食,食不知味,渴欲饮,干呕呃逆,或灼热,或大便秘结,舌红少津,细数等为特征。

中医治疗

方药

1.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白芍12克、天花粉15充、生扁豆15克、乌梅6克、佛手12克、甘草6克、五味子10克。以上方药,水,取汁250~300毫升,温服,分2~3次服用,每日1

2.加减变化:若兼呃逆,声急促而不连续,可加枇杷叶、石斛、柿蒂各10克等降逆止呕;若时作干呕,可加石斛、知母竹茹各10克以生津降逆止呕;若大便干结者,可加瓜蒌仁12克、生首乌12克、麻仁10克以清热润肠通便而不伤正。

食疗

(1)黑芝麻桃仁松子仁等份,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适量拌服用,能润肠通便。

(2)蜂蜜、小麻油等份,拌服用,每次一匙,能润肠通便。

(3)薯蓣粥:用生怀山药1斤轧细过罗,每次将山药粉20~30克用凉水调和入锅上,用筷不停搅之,2、3沸即成粥,不拘时食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女儿红根

下一篇 胰腺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