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生活百科

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生活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螳螂子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出《幼科金针》。又名妨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以鼻准部为显。宜暂停吮乳6-8[阅读全文:]

胎痫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胎痫,病证名。见《活幼心书》。又名胎搐。症见患儿百日内频发抽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腰直身僵,睛斜目闭,多啼不乳。治宜先服至宝锭以清热止痉,再根据兼症辨证治疗。......[阅读全文:]

胎黄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胎黄,病证名。《幼科铁镜》:“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儿新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壮热便秘,溺赤。”即胎疸。详该条。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阅读全文:]

胎风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胎风,病名。新生儿之丹毒。 ①见《圣济总录》。婴儿禀受不足,触冒风邪;或由于断脐,疮痂未敛,致使风邪侵入体内,蕴结为热。临床可见壮热呕吐,精神不宁,睡易惊醒,手足抽掣等。治宜熄风镇惊。可用羚羊钩藤汤加减[阅读全文:]

肾疳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肾疳,五脏疳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骨疳、急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症见“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龂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多因[阅读全文:]

慢惊风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可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阅读全文:]

口舌生疮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口舌生疮或溃烂、出现局部疼痛的口腔病。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甚至溃疡久不愈合。多由心脾积热,外感热邪,或脾胃湿热,阴虚阳亢所致。口舌生疮或溃烂、出现局部疼痛的口腔病。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甚至溃疡久不愈合。[阅读全文:]

客忤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客忤是指小儿突然受外界异物、巨响、或陌生人的惊吓,而发生面色发青、口吐涎沫、喘息腹痛、肢体抽搐、状如惊痫的,成为“客忤”。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阅读全文:]

惊厥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阅读全文:]

惊风八候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出《活幼心书》。八候,是惊风临床证候的概括。搐,即手臂伸缩;搦,即十指开合;掣,即肩头相扑;颤,即手足动摇震颤;反,即身向后反仰;引,即手若开弓;窜,即两目发直;视,即眼露白睛而不灵活。总称为搐、搦、掣[阅读全文:]

解颅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解颅是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又名囟开不合、囟解。指小儿到一定年龄,囟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或可见囟门部稍稍隆起。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间时,开始骨化,后囟在二至四个月[阅读全文:]

急惊风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8

摘要: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可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阅读全文:]

脊疳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8

摘要: 脊疳,病证名,指病人极度消瘦,致使脊骨突出似锯,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患者,出自《仁斋小儿方论》。脊疳,病证名。病人极度消瘦,致使脊骨突出似锯。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患者。[阅读全文:]

龟背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8

摘要: 龟背 龟背 kyphosis 以 脊柱弯曲,脊高如龟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3岁以内的儿童。龟背多由小儿先天不足, 肾气不足, 督脉空虚,脊柱软而无力引起。主要表现为脊柱弯曲隆起,状如龟背,步行 伛偻,形瘦[阅读全文:]

疳积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8

摘要: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