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生活百科

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生活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经行便血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每逢经前或经行大便下血,经量减少,称为“经行便血”。多见于有痔疮疾患的妇女,也可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直肠异位病灶的妇女。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病。由于素体阳盛或有痔疾,又嗜食辛热药食,蕴热于下,经前盆腔[阅读全文:]

经水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经水(jīng shuǐ)(1) ∶中医指月经。(2) ∶河水的干流。黄帝内经·经水本篇运用古代版图上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条河流的大小、深浅、广狭、长短来比喻人体中十二经脉[阅读全文:]

不月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出处:《夏目友人帐》第四季第10话“祀られた神様” 声优:东地宏树 头戴荷花花冠羊角面具,掌管歉收的神祇。出处:《夏目友人帐》第四季第10话“祀られた神様”声优: 东地宏树头戴荷花花冠羊角面具,掌管歉收[阅读全文:]

黄带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凡阴道流出黄色或脓性分泌物,常伴阴痒者,称为“黄带”。凡阴道流出黄色或脓性分泌物,常伴阴痒者,称为“黄带”。相当于西医的阴道炎症。见《傅青主女科》卷上。亦名带下黄候。指阴道内流出淡黄色、质稠粘的分泌物,[阅读全文:]

黑带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黑带”是跆拳道的一个水平分级,是各色腰带中最高的分级。它代表练习者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其技术动作与思想修为均已相当成熟。也象征跆拳道黑带不受黑暗与恐惧的影响。黑带中又分为一段至九段。意味着黑暗中也能发[阅读全文:]

逆经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逆经,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若阴虚肺热,热伤肺[阅读全文:]

代偿性月经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代偿性月经是指与月经周期相似的周期性非子宫出血。其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黏膜血管扩张、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而造成,最多见为“鼻衄”,俗称“倒经”,代偿性月经发生在鼻黏膜最多,约占1/3。其次可发生[阅读全文:]

赤带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在非行经期,阴道内流出赤色或赤白相间的黏液,称为赤带或赤白带,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也可见于青春期妇女。如更年期妇女见此情况要警惕肿瘤引起的可能。赤带和赤白带可见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子宫颈出血、宫颈息肉出血[阅读全文:]

白带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白带为女性阴道分泌物,是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混合而成,其形成与雌激素作用有关。正常情况下,白带的质与量随月经周期而改变。月经干净后,白带量少、色白,呈糊状。在月经中期卵巢即将排卵[阅读全文:]

滞颐
浏览:5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滞颐又名流涎不收,是指由脾脏虚冷,或脾胃热,津液不收所致,以小儿经常不自觉地口中溢出涎液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其名出《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滞颐候》:“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阅读全文:]

夜啼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20

摘要: 夜啼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夜啼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阅读全文:]

囟陷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囟陷是指一种名为囟门下陷的病证名。病证名。指囟门下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属病理状态。如同时枕部凹陷,则属病重。常兼见面色萎黄[阅读全文:]

囟填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囟填,病证名。指囟门胀满或隆起如堆。《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囟填,由乳食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因热者,柔软[阅读全文:]

心疳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五疳之一。又名惊疳。症见患儿面黄颊赤,眼白中有红丝,壮热,有汗,烦躁,口舌生疮,胸膈烦闷,睡喜伏卧,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小便赤涩,或虚惊。治宜清心泻热,用泻心导赤汤(方见木舌胀条)加减;病久心气不足者,[阅读全文:]

天钓惊风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9:19

摘要: 天钓惊风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作“天瘹”。又名天吊惊风。即婴幼儿高热、抽搐证,属于惊风的范围。《幼幼近编》:“天钓属心肺积热所致。其证涎潮搐搦,项强痰鸣,双眸翻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