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代偿性月经

代偿性月经是指与月经周期相似的周期性非子宫。其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使黏膜管扩张、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而造成,最多见为“鼻衄”,俗称“倒”,代偿性月经发生在黏膜最多,约占1/3。其次可发生在眼睑、外耳道、皮肤、肠道、乳腺和膀胱等处。严重者可出现只有代偿性月经而没有正常的月经,或者代偿性月经量多,子宫量少。月经是性成熟妇女生理表现的要特征,是在分泌系统的周期性调下,......
目录

简介

月经是性成熟妇女生理表现的要特征,是在分泌系统的周期性调下,子宫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子宫,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而倒是指妇女于前后或正值期,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同期性的,有的还会伴有吐血、外道流、眼结膜出便血等,现代医称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此种现象若反复发作不愈,往往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严重者会贫血症而影响身体健康。由于粘膜等上述器官卵巢分泌的激素较为敏感,激素可使其毛细管扩张、脆性增加,因而易破裂出。有人认为粘膜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有生理上的联系,故倒多为粘膜出。也有人认为,子宫膜异位症是起倒的原因。此病多见于青春期女性。

病因

的前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管网,这些小管既浅又脆弱,极易发生出黏膜上皮细胞某些特殊部位对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激素的刺激下,可使鼻腔黏膜发生充肿胀,甚至像子宫膜一样,随着激素水平的骤然下降而发生周期性的出,并非是什么子宫“跑”到子中去了。

还有的人出现“倒”是由于子宫膜异位被转移到去了一部分,医上称为“子宫膜异位症”。或者子宫膜被转移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也叫“子宫膜异位症”。妇女在月经来潮时,或因刮宫、剖产、子宫切除手术等,起了子宫膜的落,其碎可随着液、淋巴液的流动而转移到部、消化道或皮下组织等部位。当月经来潮时就表现为异位的子宫膜和原位的子宫膜同时接受雌性激素的调,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和落,在落时即可出现中带咯血现象,周期性血尿呕血鼻衄便血及皮下出等。如在带有子宫膜,这些妇女除了期“倒”外,往往还同时伴有痛经月经紊乱和不孕症。到了绝经期,随着月经的停止,咯血也不再发生。其他“倒”一般出量不大,对人体健康影响也不大。

病机

现代医鼻腔粘膜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近些哺乳动物的嗅觉神经与性中枢的联系密切,所以一些者将粘膜视为原始的性器官组成部分。粘膜的某些特定区域对卵巢分泌的激素反应非常敏感。实验研究发现,给猴子注射激素可使它们的粘膜充、发红,管随之改变,有的患者有前期紧张症,其粘膜可出现过度充水肿溢现象,则是这种变化加剧的表现。正常的月经来潮是由于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使子宫粘膜皱缩,小动脉极度弯及收缩,膜表层运停滞,缺坏死,乃致出月经就这样成了。由于粘膜这一激素变化的敏感,也发生上述生理改变,这就导致了的周期发生。

祖国医:将该病称为“吐衄”、“逆经”,认为气逆、热伤经络是发生本病的要机理,而伴随月经周期性发作又与期冲偏盛和患者体质有密切系。中医理论认为,妇女前或汇聚冲脉海盛实,冲较盛,若患者平素情志不畅,肝经郁火,或肾阴虚,虚火上炎,或平素嗜食辛辣热,中伏上攻,均可扰及冲脉,导致“冲之得热,必妄”,则逆上溢而发为吐衄。

临床表现

在对倒的观察中发现,与性质相同的“代偿性月经”还可出现在、肠、膀胱腺、皮肤、外耳道、眼及眼睑等部位,但总以占的比例最多,约三分之一以上。对于代偿性月经的诊断不能滥用,要详细观察出月经是否同时存在,是否仅有周期性而无月经,应做鼻腔正规检查后,确无病变才考虑本病。

实验室检查

(一)倒发生在粘膜应与外伤鼻腔炎症、粘膜肿起的出相鉴。可通过有外伤史、出是否有周期性及镜检查等鉴

(二)其它部位出应通过有检查,除外该处炎症、肿所致出,还应详问病史及出发作是否与月经周期有等。

(三)全身性液疾病所致出月经周期无,通过象、骨髓穿刺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四)子宫膜异位症可病灶活检病理检查实。

诊断、治疗及预防

诊断

代偿性月经月经来潮同时发生或只有周期性代偿性月经。若代偿性月经子宫同时发生,则可能前者出少而后者出多,或反之。有的闭经时有全身不适及盆腔坠胀感,而代偿性月经一出现,症状即消失,检查时可在相位置找到出部位。若在鼻腔则表现为典型的周期性。诊断据临床表现及出部位活检即可确诊,须排除子宫膜异位症和其他病变。

治疗

这种“倒”现象的女子常伴有月经量少或停经,时间长了,会月经周期紊乱,或贫血。所以要积极治疗。平日还要注意保持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生冷食物,也可有效地防治月经倒流之症。

(一)西医治疗

(1)、局部止表浅出、眼睑、外耳道以及皮肤等处可用压迫、激光、电灼等止时也可用麻黄碱、萘甲唑啉眼净)之类能使管收缩的药水棉球塞入鼻腔以止。局部处理很重要。一旦出现,可用干净的棉花或软纸填塞鼻腔,用手轻轻向、向上压迫翼,或头部用冷毛巾冷。家中常备些麻黄素、眼净之类能使管收缩的药水,将之滴在棉花上,再塞入鼻腔,则效果更好。如果出量多,自己止有困难,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2)、激素治疗可用激素

(二)中医药治疗

据倒的临床所见,一般分为肝经郁火肾阴虚、炽盛等三种辨证施治。

一、肝经郁火型:患者表现为前或,量较多,色红,有块,伴有心烦易怒,头昏耳鸣目赤渴,或乳胁胀痛,期常提前,月经量少,舌红苔黄,弦数等。

治宜疏肝清热,

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薄荷15克,皮1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0克,白茅30克,茜草10克。上述为一用量,水分3次服,每日一

二、肾阴虚型:患者表现为将净或净后衄吐血量少、色鲜红,伴有头晕眼花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干、膝酸软、干咳形体消瘦等症,月经多见提前且量少,舌红少津,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降逆止

: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茯苓20克,皮15克,泽泻15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牛膝20克,桑叶20克,旱莲草20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炙甘草15克。上述为一用量,水分3次服,每日一

三、炽盛型:患者表现为前或吐血、衄便血,量较多且鲜红,伴有渴思饮、胸中烦热臭秽、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洪数等。

治宜清

:生石膏50克(先煎),黄连10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知母15克,皮10克,栀子10克,白茅30克,藕节20克,仙鹤草30克,生甘草15克。上述为一用量,水分3次服,每日一

(三)其他治疗

1、期来潮前一两天,保持情结稳定、情舒畅,多吃些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用力捏子,可有效地防范月经的倒

2、患倒病者在出现吐血时,可让病人坐在椅子上,头向后仰、用冷水毛巾于前上。也可以用手指分翼旁一分凹陷处的迎香,可收到止的功效。

预防

1、有衄史者平时饮食宜清淡,不可嗜服辛辣烤食物,以免伤阴津,

2、保持情舒畅,尤其前或期更须稳定情绪防止上道而致衄前可酌服逍遥越鞠等以疏泄肝气,调畅情志。阴虚旺者前7天预服知柏地黄九,亦可预防吐衄。

3、有子宫膜异位症者应同时治疗该病。

4、平时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水果、新鲜蔬菜,或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药物,以增强管的抵抗力。

5、临床上发现有“倒”现象的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不治而愈。如果代偿性月经只发生1—2次,不严重者可以不进治疗。以后会自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