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白带

白带 白带为女性阴道分泌物,是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膜腺体分泌液混而成,其成与激素作用有。正常情况下,白带的质与量随月经周期而改变。月经干净后,白带量少、色白,呈糊状。在月经中期卵巢即将排卵时,由于宫颈腺体分泌旺盛,白带增多,透明,微黏,蛋清样。排卵2~3天后,白带变混浊,稠黏而量少。前后,因盆腔充阴道黏膜渗出物增加,白带往往增多。1.生理性白带正常的白带白色糊状或蛋清样,......
目录

分类简介

1.生理性白带

白带正常的白带白色糊状或蛋清样,黏稠,无腥臭味,量少,称为生理性白带。由于盆底肉的作用,女性阴道,前后壁紧贴。白带中的水分使女性的阴道处于湿润状态,这种湿润环境能减少阴道前后壁之间的摩擦,保护阴道壁不受损伤。同时,这种湿润状态使妇女的阴道润滑并富有弹性,有利于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2.病理白带

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和急性子宫颈炎或发生癌变时,白带量显著增多且性状改变,称为病理白带

异常表现

1.乳白带豆腐渣样白带:为霉菌性阴道炎,常伴严重外阴瘙痒灼痛

2.稀薄脓性,黄绿色,沫状,有臭味白带,为滴虫性阴道炎的特征,伴外阴瘙痒

3.灰白色,稀薄,腥臭味白带,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伴外阴轻度瘙痒。

4.脓性白带:色黄或黄绿,黏稠,多有臭味,为细菌感染所致。可见于淋病奈瑟菌阴道炎、急性子宫颈炎及子宫颈管炎、阴道癌或子宫颈癌并发感染。宫腔积脓阴道异物残留等也可导致脓性白带

6.水样白带: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见于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黏膜下伴感染。间断性排出清澈,黄红色红色水样白带,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

7.白带白带中混有液,量多少不一,应考虑宫颈癌子宫膜癌、宫颈息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感染或子宫黏膜下等。放置宫育器亦可白带

常规检查

1.pH值

pH值检查是白带异常的重要检查项。正常阴道的pH值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繁殖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pH为5.0~6.5。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pH>4.5。

2.白带清洁度

阴道分泌物涂在显微镜下观察,阴道杆菌、白细胞(WBC)及杂菌的多少来判定阴道清洁度,共分4度:

Ⅰ度:有大量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无杂菌、白细胞,视野干净,说明是正常分泌物。

Ⅱ度: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中量,少量白细胞及杂菌,仍属于正常阴道分泌物。

Ⅲ度:少许阴道杆菌及鳞状上皮,较多杂菌及白细胞,提示有较轻的阴道炎症。

Ⅳ度:无阴道杆菌,只有少许上皮细胞,有大量白细胞及杂菌。提示有相对较重的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3.病原微生物检查

白带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据其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没有就是“-”。

4.胺试验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腥臭味,它是因胺遇碱释放氨所致。

5.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异的体征,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治疗原则

白带异常者针对不同病因,进治疗。

1.滴虫性阴道炎:①甲硝唑治疗(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止饮)。②局部同时治疗。ƒ性伴侣同治。

2.霉菌性阴道炎: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放置制霉菌素栓/克霉唑/达克宁栓等于阴道

3细菌性阴道病或非特异性阴道炎:多为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局部用药或服治疗。

4.老年性阴道炎:补充激素增加阴道抵抗力,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

5.宫颈息肉、黏膜下:手术摘除。

6.恶性肿:进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