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百科分类 >> 疾病百科

该分类下有7038个词条 "疾病百科" 分类下的词条

外阴脂肪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脂肪瘤生长于阴阜、阴唇或外阴其他脂肪组织处,肿瘤大小不一,大多呈小息肉状,最大有时可达10~12cm直径。大多无蒂或带蒂。质地较软,瘤表面呈分叶状,瘤外有包膜。生长缓慢。恶变机会亦少。故一般无不适症[阅读全文:]

外阴象皮肿
浏览:2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象皮肿是由于丝虫,梅毒或结核而引起的疾病。病变常累及下肢和腹股沟淋巴系统,致使外阴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增厚,质地坚韧,形如象皮,故名之。 。外阴部皮肤(阴蒂、大小阴唇)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阴蒂[阅读全文:]

外阴乳头状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乳头状瘤为上皮来源的肿瘤。病变多发生在大阴唇,也可见于阴阜、阴蒂和肛门周围。外阴乳头状瘤分为两类,即乳头状瘤与疣状乳头状瘤。此外还有一种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纤维乳头状瘤,可视为外阴乳头状瘤的一种亚型。该[阅读全文:]

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英文名:pseudoepitheliosis,是以外阴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多见于中年或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是以外阴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阅读全文:]

外阴汗管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汗管瘤多发于外阴部,是一种表皮内小汗腺导管分化的良性肿瘤。病程缓慢,可长达数十年。一、发病原因西医认为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阅读全文:]

外阴神经纤维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神经纤维瘤为孤立的肿块,常位于大阴唇。外阴神经纤维瘤常为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大约18%神经纤维瘤累及外阴。其生长缓慢,发生在青春期后通常无疼痛感,很少恶变,但妊娠时可有明显增大。基本知识[阅读全文:]

外阴中肾管囊肿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外阴中肾管囊肿一般都位于子宫旁或阴道旁,但有时可在阴道口侧壁凸出,或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隆出,被称为加特内囊肿,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鼓出,称为前庭囊肿。外阴中肾管囊肿多位于小阴唇、阴蒂、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阅读全文:]

晚期产后出血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40

摘要: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在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阅读全文:]

外阴软纤维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外阴软纤维瘤是一种以纤维血管为核心,角化的鳞状上皮所覆盖的良性息肉肿块。常常较小且软,是一种有蒂的良性肿瘤,多生长于大阴唇等皮肤部分,为芝麻粒或米粒大小、淡褐色或深褐色,一般为多发。外阴软纤维瘤为疏松结[阅读全文:]

外阴血管瘤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外阴血管瘤为错构瘤而非真性肿瘤,是血管结构异常而形成,由无数毛细血管或海绵状血管所构成的良性肿瘤。外阴血管瘤并不常见,但类型较多。好发于婴幼儿童,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可出现,在婴儿期生长迅速,以后生长缓慢[阅读全文:]

生殖器念珠菌病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黏膜念珠菌病。可累及男女两性,男性中表现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好发于包皮过长者;而女性中表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好发于育龄妇女,以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阅读全文:]

输精管缺如
浏览:3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输精管缺如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是阻塞性无精子症及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该病早在18世纪中叶就已发现,但由于诊断手段的局限,直到20世纪前半叶,全世界仅报道25例。其后,随着男性不育诊治技术[阅读全文:]

水疝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水疝是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囊形肿物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外科正宗》云:“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红无热,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宜用针从便处引[阅读全文:]

肾性尿崩症
浏览:6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体液从体内排出,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所致(中枢性或神经性),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即肾性尿崩症。尿崩症是指大量[阅读全文:]

失盐性肾炎
浏览:4次 创建时间:2024-05-04 14:39

摘要: 失盐性肾炎又称Thorn综合征,1944年Thorn将本综合征从低钠综合征中区别出来,认为是一组独立实体而命名。目前认为它是一组以严重肾性失盐为特征的某些肾脏病的特殊类型。本征最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其次[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