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假上皮瘤样增生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外阴表皮的棘细胞层增生,上皮脚向下延伸,但越向下伸展,则细胞减少而钉脚变细,末端钝圆,钉脚的延伸方向平行,钉脚间可有淋巴细胞或少量浆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大小、极性、形态染色正常。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其它辅助检查: 病理活检: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外阴病损处干燥后用1%醋酸脱色,在不脱色区活检,甲苯胺蓝为核染色剂不脱色区常表示有裸核存在。若病检结果提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则应归属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或绝经后的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由于反复搔抓可使局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或出现苔藓样变。病变可累及大阴唇,阴蒂及阴唇后联合。病损可孤立、局灶或多发、融合。本病可与外阴浸润癌并存,恶变率约为2%。
并发症
外阴浸润癌
诊断
鉴别诊断
西医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局部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瘙痒。
1)用法:1%~2%氢化可的松软膏,1~2次/d,或0.025%氟轻松软膏。
2)用量:3次/d。
3)注意事项:治疗往往有效,但停药后可使症状重现,故需长期用药。
2、激光治疗
1)作用机理:采用CO2激光治疗,破坏真皮层内的神经末梢,以改善瘙痒症状。
3)劣势:仍有50%的远期复发率。
3、手术治疗
1)适应症:仅适用于反复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恶变可能者。
2)手术方式:以单纯外阴切除为宜。若创面较大,估计术后瘢痕形成可致术后性交痛者,可同时行皮肤移植以减少瘢痕挛缩。
3)劣势:由于同样存在远期复发率(约50%),故术后应定期随访。
中医
预后
少数病例有癌变。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