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外阴血管瘤

外阴为错构而非真性肿,是结构异常而成,由无数毛细管或海绵状管所构成的良性肿外阴并不常见,但类型较多。好发于婴幼儿童,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可出现,在婴儿期生长迅速,以后生长缓慢。毛细(或莓状)多发生于生后3~5 周婴儿。在婴幼儿中海绵状初起时生长迅速,在2 岁左右可静止、退化或消失。管角质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妊娠可加重病情。外阴为错构而非......
目录

疾病概述

外阴为错构而非真性肿,是结构异常而成,由无数毛细管或海绵状管所构成的良性肿。外阴毛细管扩张性和海绵状属先天性疾病。

疾病病因

外阴起源于中健康搜索,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是从先天性色素发展生成。海绵状系皮及皮下管增生扩张而成;管角质发生的基础可能与毛细管的扩张有

发病机制

1.毛细(、草莓状)真皮毛细管增生,皮细胞明显增生皮细胞大而多层有些区域呈实性条索或团块状,管腔狭小。

2.海绵状有较多管或腔隙,呈扩张状态不规则,其有时有成,管壁衬以单层扁平的皮细胞,外围由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包绕。

3.鲜红真皮上、中部群集扩张健康搜索的毛细管及成熟的皮细胞,但皮细胞不增生,周围有疏松的纤维

4.管角质以表浅真皮管扩张和角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表皮状增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体及乳头层毛细管增多、扩张,衬一层皮细胞,腔充盈红细胞。部分扩张的毛细管被向下延伸的表皮突包绕。有些局限型在真皮深部可伴发毛细或海绵状。 ; 实验室检查: 细针穿刺抽吸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肿标志物检查。 其它助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

1.毛细()又称草莓状、单纯性或草莓状。外观似草莓样,凸起、红色、质地软。肿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该型可在出生时即有或生后数周出现,肿在最初数月生长迅速,可增至数厘米大,但过数年则有自然消退倾向。损害常表现为1个或数个、鲜红色分状肿块,表面不平似草莓状,质地柔软,压之不易褪色。该型肿的深部可并发海绵状

2.海绵状一般无症状,较大者外阴可肿胀,表面皮肤亦可因溃破而出。若溃烂可出现疼痛、大出。若该生长迅速,发生溃疡和感染健康搜索,应积极治疗。海绵状多在出生后数月出现并可能逐渐增大,生长迅速,在2岁左右可静止、退化或消失。在成人生长缓慢,很少自然消退。该深紫色界线分明,之退色放松后即恢复。肿状不规则,表面皮肤正常,肿面积大小不一,其大小可以从几平毫米到几平厘米面积健康搜索,可延伸至阴道,膨出于阴道黏膜下。较大的病灶可累及会阴阴道及肛门,患者有会阴部健康搜索的下坠和不适感。

3.管角质外观可呈分状、丘疹状,也可呈不规则状。多发时可相互融色可呈深红鲜红棕色蓝色,甚至黑色大小为1~10cm常无症状,有时可出现溃疡、出

4.老年性通常直径为1~3mm,暗红色质软、结状稍高于皮肤。 并发症: 深部组织。 诊断: 对于出生时即有或生后数周发生的鲜红色斑草莓状分性柔软肿块或大而不规则的柔软有弹性肿块,应考虑诊断皮肤的某一类型在大阴或阴阜处的皮下或皮可见小红紫蓝色、红色海绵状肿物无蒂鶒压迫肿物,红色可退去鶒,放后又恢复原状。肿物质软,边界欠清。据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检查方法

细针穿刺抽吸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肿标志物检查。

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1.毛细管角质毛细为单个或数个,鲜红色或青紫色,高出皮面,隆起,直径2~4cm,表面有分,呈草莓状,质软,压之褪色,临床上与管角质容易鉴

2.老年性管角质常见于中老年人,鲜红色或樱桃红色丘疹呈隆起半球,质软,故与管角质不难。

3.管角质平滑、Koposi肉瘤纤维脂肪鲜红色或紫红色角化丘疹,有些状增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体及乳头层毛细管增多、扩张,一般诊断管角质不难,但还应与草莓状、老年性

4.应注意皮下出及绒癌转移结应与(1)皮下出:指压时不退色,可抽出陈旧性液,含有其他成分指压时色消失或变浅,可抽吸出鲜。(2)绒癌转移结:有绒癌病史或近年流产病史、尿HCG阳性,胸部X线可见转移病灶。绒毛膜癌阴道腹痛等临床症状,且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异常升高。病灶组织检查见细胞滋养细胞和体滋养细胞增生及出坏死,无绒毛结构

并发症

深部组织

治疗方法

外阴毛细随时间的推移可自控或消退,不需积极治疗。如数月不消退,可采取冷冻治疗或局部放疗或据不同类型及具体临床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于婴儿期是草莓状或海绵状可暂不予治疗,观察数年如仍不消退时,酌情选择以下治疗法。

1.硬化注射适于小范围的草莓状海绵状或混,注射器刺入,回抽无后,将药物注射于基底部,每周或隔周1次,注射量视体大小而定健康搜索,一般须数次可见效。下列常用药物可供选择:(1)5%鱼肝油酸钠液加2%利多卡因等体积混。(2)无水乙醇或95%乙醇。(3)15~10%柳酸盐溶液。(4)奎宁-乌拉坦注射液。(5)消灵注射液与1%~2%普鲁卡因1∶1~2∶1混。(6)平阳霉素(博来霉素A5):8mg用2%利多卡因溶解稀释,每次用量不超过8mg。(7)40%尿素生理盐水9ml加利多卡因1ml,注射量视体大小而定。(8)消症注射液:大黄250g,明矾25g,丙二醇及甘油(丙三醇)各100ml,苯甲醇25ml,乙醇150ml,水加至1000ml。每次2~6ml,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海绵状

2.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1)采用安奈德(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进损害注射治疗草莓状量视损害大小而定,一般每次10mg,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2)小儿草莓状生长迅速者,可系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20~40mg/d,持续治疗1~3个月,可缩小。

3.手术切除适于范围较大的海绵状

4.放射治疗(1)放射性核素90Sr贴可用于鲜红和草莓状。90Sr贴常规治疗量为每次1.5~2Gy,1次/d,7次为1个疗程,总量10.5~14Gy,如未治愈,两个疗程后可再下个疗程。另有人用大量90Sr贴治疗,每人6.5~8.5Gy,每周1次3~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个月,总量为14~34Gy(2)放射性核素32P专用可用于治疗草莓状每平厘米37×104Bg(10µci)计算出每次使用量如一次不能治愈,间隔3个月可再贴1次,但不宜超过3次。一般5岁以比较敏感。(3)放射性核素体32P注射适于海绵状每立厘米组织使用32P37X104Bg(10µCi)计算出使用总量。成人单次用量不得超过3.7X107Bg(1mCi),儿童单次用量不得超过1.1X107Bg(0.3mCi),6个月婴儿不宜应用。若体较大可分区、分期注射健康搜索,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3个月

4.X线照射:X线可用于鲜红的治疗,每次800~1000R每2~3个月照射1次共6~7次总照射量不超过6000R为宜如治疗3~4次后无明显改善,说明对X线敏感性低,不需继续治疗。本疗法无痛苦,适宜于对患儿治疗。对于草莓状和海绵状,选用组织半价层与之相当的X线进照射,每次100~200Rad每周1~2次,通常照射600~800Rad后可控制皮损发展,此时可暂停治疗并观察之,半数以上可逐渐消退,但也有一些皮损停止治疗后又继续扩大,则须较大治疗量才(1000~1500Rad)另有人采用低电压短离X线治疗体情况选择量1000~1500Rad,一次完成,3个月后复查,未愈者酌情第2个疗程,总量不超过3000Rad,总有效率95.5%未见后遗症健康搜索。(5)放射介入法:用管造影机先局部穿刺管造影,造影毕后注入硬化

5.激光疗法Nd-YAG激光(波长532nm)、氩离子激光(488nm及514.5nm)、铜激光(578nm)等用于鲜红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Nd-YAG激光和氩离子激光也可用于草莓状的治疗。

6.光动力治疗鲜红将光敏卟啉(HPD)或癌卟啉(PsD-007)0.8~5mg/kg量静注射,然后用激光照射(据报道所选用的输出波长有514.5nm,630nm波长),据皮损面积多光斑1次或分次照射,光斑面积l~50cm2,激光能量密度50~500J/cm2,该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人比较了光动力疗法中分用倍频YAG激光(输出波长532nm)与铜激光(输出波长为577nm)为光源治疗鲜红的疗效发现在光动力疗法中以铜激光为光源治疗鲜红的疗效显著优于以倍频YAG激光为光源的疗效。

7.液氮冷冻可用于草莓状,因有痛苦常难以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8.恒磁场治疗混采用表面磁场强度0.1~0.2T的钕硼水磁体每天贴连续3个月~1年。9.中医外治疗法可选用水晶膏、五妙水仙膏或九香虫治疗草莓状黄散可用于治疗海绵状

疾病预防

属先天性疾病,对于发生在尿道或前部位的应做好防破坏、防感染的预防治疗工作。

饮食护理

一、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甜能补益;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辣也能;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在一起,肿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结作用的食品。

二、富有养的食品种类繁多,除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外,鸡、羊、牛肉是补的食品,体虚的肿病人可食用。子、乌龟、鳖、鲫鱼、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角能软坚结,可以消"块",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三、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菜、大白菜均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胡萝卜、空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数倍。蒜苔、韭黄、菜、包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