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阙,中国罕见姓氏之一,做姓氏时读作(quē),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台湾等地,海外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外族用此字作姓氏和译音的情况多有记载,详见阙姓。阙[阅读全文]
摘要: 神经痛或良性神经瘤可发生在任何趾间神经,趾间神经行走于趾骨之下和跖骨之间,越过跖球,走向远端,支配足趾。第三足底趾间神经由内,外足底神经的分支组成,通常在这里形成神经瘤(Morton神经瘤)。单侧神经瘤[阅读全文]
摘要: 木竹子皮用于清热;生津。主治胃热津伤;呕吐;口渴;肺热气逆;咳嗽不止。... 木竹子木竹子用于清热;生津。主治胃热津伤;呕吐;口渴;肺热气逆;咳嗽不止【药名】木竹子皮 【别名】山竹树皮 【汉语拼音】mu[阅读全文]
摘要: 缺盆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病症,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阅读全文]
摘要: 颧骨是面颅骨之一,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颧骨共有四个突起,分别是:额蝶突,颌突,颞突和眶突。颧骨的颞突向后接颞骨的颧突,构成颧弓。1、颧弓:颧弓位于颅面骨的两侧,呈向[阅读全文]
摘要: 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活动部分或全部丧失,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称肘关节强直,常可分为纤维性僵硬和骨性强直两种。疾病名称:肘关节强直 所属部位: 上肢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体征:发热|体型异常|身痛|关节疼[阅读全文]
摘要: 胠(qū),汉语汉字,笔画9画,左右结构。指腋下,或者古代军阵的右翼,也指从旁边打开、搁浅。组词有胠箧。相关古文有:“胠于沙而思水,则天逮矣。”出自《荀子·荣辱》。〈名〉(形声。从月(肉),去声。本义:[阅读全文]
摘要: 木绣球茎,为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治风湿疥癣,湿烂痒痛。木绣球茎为双子叶植物药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绣球荚蒾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m。幼枝被垢屑关星状毛,老枝灰黑色,冬芽无鳞片[阅读全文]
摘要: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东接邱县,南邻广平、肥乡,西连永年、鸡泽,北依邢台市平乡,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县域面积676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7月,全县下辖6个镇、4个乡、342个行政村,人口53.8万人[阅读全文]
摘要: 指骨结核与掌骨结核,共称短骨的骨干结核,发病率占上肢骨与关节结核的次位,仅低于肘关节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4.88%。其患者以儿童居多,成人发病少见。好发部位依次是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阅读全文]
摘要: 椎弓结核系指病变限于椎弓根、椎板、棘突或横突,而不是继发于椎体结核扩展到椎弓根、横突或上下关节突的病变。本病较为少见,发病部位以胸椎最为常见,次为腰椎和颈椎。疾病名称:椎弓结核 所属部位:背部 就诊科室[阅读全文]
摘要: 曲骨,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阅读全文]
摘要: 木耳,(拉丁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Underwood),为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的真菌类生物,是一种真菌,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阅读全文]
摘要: 歧骨是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原文中“指”“趾”并作“指”,此处当为“趾”义。大趾歧骨指的是第1和第2跖骨。《外台秘要[阅读全文]
摘要: 太阳(Sun),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阅读全文]
摘要: 发生姿态性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如各种下肢先天或后天畸形。常见者有髋关节先天或后天性脱位或强直,一肢短缩或发育畸形,脊柱先天或后天畸形,脊柱结核、骨折、各种先天或后天脊柱侧弯,青年性驼背等。腰椎是富有代偿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