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性骨发育障碍
病因
甲状旁腺过度活跃(35%):
除遗传因素外,尚有内分泌的因素,Dupont认为,原始因素可能是甲状旁腺过度活跃,每天给动物注射甲状旁腺素,将使骨钙游离出现,若持续注射,则成骨细胞被刺激,有骨沉积,Ellis则认为,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能解释,可能是甲状旁腺功能活跃与正常阶段交替出现,从而出现相互交替的骨密度环。
病理变化(25%):
其病理变化为膜性骨和软骨性骨都被吸收,其典型变化为患骨的密度和厚度增加,骨小梁完全消失,所有骨都会被波及,而且呈对称性,长骨的骨皮质和骨髓分界线消失,以干骺端的变化最为明显,生长长骨的骨骺软骨的大小和形态无变化,但骨骺的骨化中心可有同样的变化,除骨结构消失外,骨密度增加,呈颗粒状,骨的增厚说明不仅来自骨骺软骨的形成骨受影响,而且骨膜下成骨层的生长也受影响,生长最快的部位,如股骨下端,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变化也最大,肋骨同样也被波及,变成无结构的增厚骨块,椎体的上1/3和下1/3有致密区,而中1/3可以保持正常,颅骨也可有明显增生,腕骨和跗骨为呈同心环状的致密骨。
显微镜下检查表现为钙化软骨团,骨,死骨和硬化纤维组织的混合状态,组织无血管性,髓间隙充填硬化组织,极少毛细血管,没有板层状骨化,没有成骨细胞活动,硬化主要是由于类骨组织的过度钙化。
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患者身材矮小,身长很少超过1.5m,面孔小,钩鼻,颏缩,有龋齿,颅顶隆起,前囟门及颅缝常不闭合;末节指骨短,指甲发育不良,易折断;骨脆,易发生自发性骨折;锁骨的肩峰端发育不良;眼球突出,其他骨骼变化包括窄胸和脊椎畸形。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并参考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检查
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减低,生长激素兴奋试验显示生长激素缺乏。
1.X线检查:可见全身骨密度增高,颅缝宽,面骨发育不良,下额角变平,椎体压缩变形,锁骨的肩峰端发育不良。
2.磁共振检查:可显示垂体发育不良。
并发症
易并发自发性骨折。
治疗
预后
一般预后尚可,仅需对并发症做对症处即可。
饮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