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曲周县

曲周县 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东接邱县,南邻广平、肥乡,西连永年、鸡泽,北依邢台市平乡,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县域面积676平公里,至2023年7月,全县下辖6个镇、4个乡、342个政村,人53.8万人。2021年7月30日,周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县共建单。周县属海河流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有冲积堆、扇形地、缓岗缓坡地等复杂地貌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候区,水资源丰富......
目录

建制沿革

据《周县志》载,周县域春秋时为晋梁地。

商时曾在周设置粮仓,离宫。春秋时为晋梁地,因位于古梁边陲,故周。

战国属赵。

秦属邯郸郡。汉初置周县,封郦商为周侯,至此有周之,而现今的本就没有这样的河流,据有史料记载,古周应在邱县附近。

1946年改称企之县(因革命烈士郭企之曾任周县中共党委书记,并在此就义,为纪念他才更),1949年恢复周县称。周县古代有凤凰栖息的传说,固也称凤城。

春秋时为晋梁地,因位于古梁边陲,故周。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初置周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四十里处)。

1946年改称企之县,1949年恢复周县称。

1958年8月15日,邱县和鸡泽并入周县。10月,肥乡县(含广平县)并入周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1960年5月3日,邯郸专员公署与邯郸市并,周县归属邯郸市。1961年5月,邯郸专署与邯郸市分。6月,周县与肥乡县(含广平县)分周县属邯郸地区专员公署。

1962年2月,周、邱县、鸡泽三县分,各恢复原县建制,周县属邯郸地区政公署,至1993年7月。邯郸地区与邯郸市并,周县为邯郸市管辖。

止2018年5月,周县通过园区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体培训,打造创新驱动、科技领的农村“双创”模式。创建了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国家级农业现代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中国农大在周首创科技小院验,被世界级期刊《自然》刊载。前,全县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创新型企业2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等创业体5000余人,带动农户40000余户。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至2021年,周县下辖6个镇、4个乡。

区划详情

6个镇:周镇、安寨镇、侯村镇、河南疃镇、第四疃镇、白寨镇。

4个乡:槐桥乡、南里岳乡、大河道乡、依庄乡。

自然环境

位置境遇

周位于河北省南部太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东接邱县,南邻广平、肥乡,西连永年、鸡泽,北依邢台市平乡。春秋时为晋梁地,因位于古梁边陲,故周。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初置周县。1946年改称企之县,1949年恢复周县称。

地貌

周县属海河流域,是中生代晚期成的一个独立的地质结构单元。在古地球时期,由于地壳的变动,周县域呈拗陷起伏重叠状态,到第三纪末被大量的陆相沉积物填平,成为一个统一的拗陷堆积平原,以后过长期的沉积,特是黄河、漳河、洺河、沙河的冲积,逐渐成今天的冲积平原。地面高程(黄河)在45.4至32.7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降坡1/3000左右,地势平坦。历史上因境河流常泛滥,受其冲积的影响,境成冲积堆、扇形地、缓岗缓坡地等复杂地貌。

候特点

东高西低,平均海拔39.6米,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候,年平均温13.1℃。七月份最热,平均温为26.8℃,极端最高温为41.1℃,1月份最冷,平均温为-2.9℃,极端最低温为-19.9℃。五霜期年平均201天,10℃以上积温4472.0℃。

年平均降雨量为556.2毫米,降水要集中在7至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土地生产潜力大。但春季干旱多,十年九旱,冬季冷,雨量稀少,旱灾和病虫害是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土壤特征

周县变化多端的地貌类型造成境水热状况的分异和水盐运动类型的差异,同时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布。据土壤普查资料,周县境土壤分为三个土类,五个亚类,八个土属,下分57个土种。

水文特征

周县境的河流有支漳河、滏阳河、老沙河三条河流,属海河流域子河和黑龙港水系。物质来源分,大致以县城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单元。南部以漳河冲积物为,北部以沙河冲积物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至2009年,周县土地总面积为6766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567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84%;建设用地面积为90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5%;其他土地面积18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1%。

水资源

周县水资源可分为三部分:自然降水、过境地上水和地下水。据统计,自产径流为1725.8万立米,过境地上水总量为26671.7万立米,其可供量仅为5.61.3万立米。地下水资源包括浅层淡水和微咸水、深层淡水三种。浅层咸水资源总量为1925.2万立米。

人口

至2011年,周县总人45.9万人,其中农业人41.6万人,非农业人4.3万人。周县以汉族为,少数民族较少(回族、蒙古族、傣族等)。

至2023年7月,人53.8万。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县委书记孟凡雄
县委副书记尹丽龙、刘伟
政府领导
职务
县长李冬晨
副县长牛立鑫、王河、高计强、路杰、范敬武、李莹玮
人大领导
职务
杨振旗、李书军、贾建章、刘文艺
政协领导
职务
曹素芝
胡志武、刘孝慈、卢俊峰、王振峰

以上容参考:网易新闻、周县人民政府、澎湃新闻。

经济

综述

2004年国生产总值2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财政收入8221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2010年突破3亿元。

2010年生产总值完成65.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9亿元,出创汇完成546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2元,年均增长14%和10.8%。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20多项国家、省市荣誉。

2012年国生产总值达到97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以年递增15%的速度增长,1998年达到19.8亿元。“放兴县”是周县济发展的体战略,县政府制定了一套鼓励客商到周投资发的优惠政策,已有四十多家外商、十余个大专院校到作。七八十年代,周以中国农大为技术依托利用联国粮农组织提供的世贷款,成功地改造了23万亩盐碱地,在国外颇具影响。

周与中国农大共同发的草莓组培毒、EM微生物利用、特种玉米系列发以及与清华大共同发的真空冷冻干食品等项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世贷款进国外设备投资1.9亿元的人造生产线,其产品质量和产量列全国同业同规模之先,新发研制的麦桔刨被列为国家级新成果。

农业产业

全县总土地面积67669.5公顷,人均2.58亩,在华北平原属土地资源丰富的县份。其中耕地总面积51050.1公顷,人均1.95亩;水域4058.2公顷。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候区,年平均温13.1℃。七月份最热,平均温为26.8℃,极端最高温为41.1℃,1月份最冷,平均温为-2.9℃,极端最低温为-19.9℃。五霜期年平均201天,10℃以上积温4472.0℃。年平均降雨量为556.2毫米,降水要集中在7至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土地生产潜力大。但春季干旱多,十年九旱,冬季冷,雨量稀少,旱灾和病虫害是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自然河流有滏阳河、支漳河等,在周县境交汇成漳河冲积扇、漳河—滏阳河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海拔高度45.4—32.7米,相对高差12.7米,地面坡降1/2500—1/8000,排水不畅造成盐土壤广布,涝灾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大型排灌渠系河道有老漳河、老沙河、王封干等干工程22条,总长度266公里。现有耕地中,水浇地33672.8公顷,占65.9%。

过近几年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已建为全国水增产重点县。大力发展林木产业化,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农业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谷子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成沿滏阳河蔬菜种植带。畜牧业养鸡、养羊、养猪为,鸡存栏10万只以上,为养鸡大县。2004年实现粮食总产27.1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8亿元。全县已成“两绿(林果、蔬菜)两白(奶牛养殖、优质棉)中药材”发展格局。特色济专业村建设取得成效,建成小弟八商品林、弓骆庄自车配件、席庄轮胎、前衙葡萄、前公城堡养鸡等各具特色、初具规模的特色济专业村89个。

至2011年,周县20个省、市级示范村新建新民居2500余套,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夏粮连续八年丰收,2010年总产达到32万吨。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棉、商品林等特色种植43万亩;先后建成规模养殖小区35个,奶牛存栏4400头、蛋鸡存栏1000多万只。培育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产业化率达到62.7%。发展注册各类专业作社248家,惠及农民5.2万人。十一五期间输出劳务达30万余人次,增收40亿元以上。

工业产业

全县有工业企业400余家,总资产达12亿元。要产业有人造材、棉纺、造纸、塑料、化工等。要产品有刨、棉纱、色素、瓦楞纸、农地膜、食用油、带钢、自车配件、农药等。其中,“赛博”牌刨、饰面荣获“中国知品牌”称号,科伦公司的“科伦”牌商标、“军星”牌农药商标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商标。2009年河北金赛博业有限公司的“赛博”商标,荣获中国驰商标。这是周县有史以来第一件中国驰商标。

近几年,晨光公司作为周县企业当中的后起之秀,其辣椒红产销量连续居世界第一位,为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周县规模以上企业4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6.5亿元,同比增长54.2%;完成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46.3%;实现利税22.9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15亿元,增长117.1%。新上、技改、扩建投入1000万元以上项108个,亿元以上的项42个。

2012年4月27日河北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欢驼”牌商标获中国驰商标,为我县再添一件中国驰商标。使我县中国驰商标总数达到3件。

企业

整体概况:

到2004年底,全县民济固定资产投资达6.8亿元,新上、技改、扩建千万元以上项6个。民济摊点发展到6067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初步成了农副产品加工、林加工、棉纺织、天然色素和化工五大干产业。新润公司、金赛博公司、晨光公司、鹏达公司、华裕公司等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持续攀升。全县民业收入完成62.4亿元,较上年增长46.2%。

要特点:

1:区域特色明显。河南疃自车配件、周镇服务餐饮、塑料化工、白寨药材基地、里岳建筑五金、槐桥面粉加工等,都以其鲜明的导产业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济,显示了个体私济蓬勃发展的势头。

2: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全县科技型私企业已达12家。周县华裕集团在新上全负压浸出油生产线同时,又上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大豆分离蛋白项周县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生产自车零配件的基础上,投资1000多万元,采用纳米技术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粉和氧化锆,产品已远销到东南亚、台湾等地。滏南化工厂扩能改造甲基萘等项,新星化工厂扩能新上H酸项。3、成为县域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周县晨光集团生产的辣椒红色素销量占全球70%份,居第一位。

第三产业

至2011年,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完成41亿元,增长11.5%。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9088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47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1万余人,达到10.7万人。全县银机构7家,保险机构9家。

商贸流通

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7360个,三产从业人员4万余人,全县建有各类集贸市场15个,年成交达5.5亿元。农机销、小商品批发辐射周边各县。东牛屯蔬菜批发市场、塔寺桥蔬菜批发市场与北京蒙、山西等地建立良好的购销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达12.2亿元,在周边各县具有优势。对外贸易出创汇达464.7万美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71564万元,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4%。全县金融机构齐全,可办理国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

文化

文化

词语特征

周由于周县历史悠久,据对全县338个聚落地了统计分析,除29个村无椐可查外,其余309个自然村中千年以上的村有104个,占自然村总数的约30%;在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建村的197个均是明代建村,占自然村总数的约60%;在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8个,是清代建村;尚未发现100年以下建村的。是黄河迁徙之地,漳水长期流,滏水穿境而过,这些河水象一长滕,在河的两岸布下了大量的居民点,如缀以桥、固、疃(滩)、湾命的聚落有40个。

周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许多村庄因兵家安扎寨而得,如缀以、寨的村就有47个。

周地的演变有以下几种原因:朝代的更替,区划的变更,战争与灾害,姓的兴衰,谐音讹变,简化和雅化,区济文化的发展。地的命:以姓氏命的如牛堡、马村、刘庄等有172个占聚落地的52%。位命的东、南、西、北107个,占聚落地的33%。数据命的如第二疃、第三疃等有7个。水域命的(滩、潭演化)如东水疃;固(水边高地)如东高固;桥、如霍桥;、如郭于子;湾、(河湾处)如湾子;道、(故河道)如大河道等23个。

兵事命的如老是北宋时为防御辽国进攻而建立的宋军驻扎寨,当时分东、西、南、北、及太平五处地,后来逐渐发展成村,称东老、西老、南老、北老、太平。1938年并成一村称老。以、寨取的共27个。人物命的如企之县是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郭企之的。西四夫人寨是纪念东晋时檀道济将军及其四夫人救村民之恩的有7个。故事命的如前衙是宋时包拯的署。临堂村是百年前知县盛洪率民祈天求雨问案的地业命的如菜园,以居民多数种菜而。布寨以居民织布而。油村以多数居民以油坊谋生而有3个。词佳句命的如里岳是“礼乐”的演变而来。安上是平安之意。禾秀寨是庄稼长势喜人五谷丰登之景象有个。宗教信仰命的如寺头是建在临河寺的前面。龙王庙周围建的聚落就叫龙王庙。

周古地巨桥,在今周县东北四十里,古横漳河东岸,旧有大梁横水,故有巨桥之称,并在桥西端建有邸阁。商时,殷纣王(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厚赋税而“盈巨桥之粟”,昔武王伐纣发巨桥之粟以赈殷之饥民。服虔曰“巨桥—仓”。《史记殷本记》载:“纣时,大其邑自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馆、为游乐之所,而巨桥仓乃其聚敛之所也”。

周凤凰城之传说,早已成为过去!在明朝可能还往前,传说有一只美丽的凤凰,到每年某一个季,她就会来,到周城墙东门上,修有一个天星楼上歇息,当时明代最为盛!周也出了许多大官,修建的牌坊,有十余座,可见周当时的光,后来被南蛮子把风水破坏,在城墙天星楼上加高建筑物,等凤凰再次来时,却不知城楼已被加高,竟被撞死!凤凰城因此而得

特产

玉米

周县被中国农会特产济研究会命为“中国甜玉米之乡”。周县依托中国农业大建成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性公司,发生产甜玉米系列产品。该项总投资2405万元,年生产能力2万吨,产值7800万元,利税700万元。甜玉米系列食品已发的有甜玉米粒罐头、真空软包装玉米棒和真空软包装玉米粒等。产品皮薄肉嫩、养全面、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鲜甜可味独特。产品已销售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出俄罗斯等国家。

周民间传统食品,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料,一定比例磨成细粉,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熟后具有果子香味,入柔滑,咀嚼筋韧。质疏不粘连,耐贮存,便携带。为高蛋白养食品,极宜糖尿病、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及年老体弱者食用。

面已有300多年历史。河北周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购进,售价高昂,而周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要派太监到周的杂面铺,购买面。可见,面已成为常用御膳之一。

粉条

粉条是周县南马店村特有的食品,粉条又称粉丝,是由红薯马铃薯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淀粉制品。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黄褐色,状可分成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感爽滑有韧性。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淀粉制品。

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黄褐色,为干制品,粉条状又可分成粉条和宽粉条两种。

红薯粉条,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和凉拌。

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适于菜,烹和凉拌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因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孕妇慎用!

交通

周县济发展环境良好,九八年被命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林业达标县,地理位置优越,北临京津、东近渤海,地处晋、冀、鲁、豫交界,交通极其便利,西邻京广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东有京九路,北枕邢济高速,正在建设的邯黄路和规划中的邯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青兰高速公路、省道邯临公路横贯东西,宁魏公路纵穿南北。

周县境公路通车里程为564.4公里,其中省道2条,54.5公里;县级公路3条,51.2公里;乡级公路14条,87.1公里;乡村道路162条,371.6公里。成了以邯临公里、宁魏公里为十假,以县乡村公路为网,连接乡镇,辐射乡村的公路交通体系。

社会

政机

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执党和国家的路线、针、政策,带领全县人民大力推进改革放、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使下列职权:

(一)执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以及上级政府的决定、命令,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的政法规以及地性法规、政规章,制定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制定规范性文件。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撤消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四)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政机工作人员。

(五)执国家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全县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监察、计划生育等政工作。

(六)依法保护社会义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法财产,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它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七)保障城乡组织应有的自权。

(八)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儿童及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

(九)办理上级国家政机交办的其它事项。

城乡建设

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98年以来,共完成旧城改造40万平米,新建城区120万平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普遍改善,城镇人均住房18平米,农村人均住房19.8平米。

同时,照“外乔、中灌、草”的绿化模式,重点对县干线公路邯临线、宁魏线、柴线、邱广线等进了绿化。累计投资达200多万元,绿化道路80多公里,栽植毛白杨垂柳乔木10万多棵,种植灌木20000多丛,种植草5000多平米。重点抓了南馆线一期改建、中国农大实验站道路硬化、养护中、驾校培训中办公楼等项建设,加快了交通发展。同时,该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针,深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转变作树好象。先后被市县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先进基层组织、“三个代表”教活动先进单位、优化济环境、放工作、评议、综治理、政执法先进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电力事业

周县供电公司系中型二档国有企业,资产总10041万元。公司下设10个供电所,9座25千伏变电站,2个多产业项,机设11个室,全系统有正式干部职工241人,全县有农电工393人。县境有市局所辖的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已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供电网,乡村及户通电率达到100%,年供电量达2亿千瓦时。

教育事业

全县有高级中、职教中、完全中各一所、教师进修校一所、初级中20所、小260所、幼儿园18所,全县小在校生41401人、初中在校生2128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662人、职业中专、高中在校生1950人。全县有教职工3965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802人、初级职称1965人。

1995年以来,全县新建中小60多所,扩大校占地1000余亩,有90多所中小建起了教楼、实验楼,20多所中小装备了计算机专用教室,配备微机1200多台。1995年基本普及五年小义务教育,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00年通过省普九复查验收。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初中、高中教师格率分达到了99.8%、89.85%和67.14%。中考、高考成绩长期在全市保持较好位次。社会力量办健康发展,全县社会力量办投资2900多万元,在校生达6000多人,成了国家办,社会力量办参与的新格局。

安寨镇联、安寨镇西马连固中、安寨中、白寨乡娄寨中、白寨中、城、大河道中、第四疃乡中河北周县第一中河南疃中、候村镇呈孟中、槐桥中、霍桥中、娄寨中、南里岳封台中、南里岳乡封台中、南里岳中周实验中周四中、周县白寨乡联周县大河道乡中周县第三中周县第四中周县职教中周县河南疃镇中周县候村中周县槐桥乡中周县南里岳乡联周县周镇中周县实验中周县依庄中周镇霍桥中周镇褚庄中、四疃中、天运校、西马连固中、依庄中、褚庄中、安寨河固小、安寨镇芦应小、安寨镇西马连固小、安寨镇西杨固小、白寨乡后里寨小、白寨乡南油村小、白寨乡前寨小、北寺头小、布寨村小、柴吕寨小、大河道乡贾庄小、大连寨小、第四町乡付庄小、东陈庄小、东大由小、东、东高湖小、东来村小、东里岳小、东里疃小、东水疃小、付阳集小、韩村联办小、河固李庄小河南滩镇河2小河南疃镇张庄小、河西寨小、侯村镇孟李庄小、侯村镇徐杨固村小、侯村镇徐杨固小、候村小、后老、后李庄小、槐桥小、槐桥中、里固小、刘大寨村小、龙李庄小、吕洞固中、骆庄小马兰村中、南陈村小、南里岳乡安上中、南里岳乡刘大寨小、南里岳乡南里岳中、南里岳乡史寨村小、南里岳新兴校、牛疃小、前陈小、前王庄小、前赵固小周白寨小周韩庄小周前河东小周县安寨镇东屯小周县安寨镇中周县第六疃小周县光明小周县韩庄xiaoxue、周县韩庄小周县柳町小周县龙园小周县龙园小周县马布小周县马兰村中周县明德小周县前河道小周县实验小周县司寨小周县太平村小周县天运校、周县席庄小周县依庄乡寺头小周县义和村小周县育龙校、周要寨育新校、周育才小周镇蔡上小周镇东周镇东街小周镇东刘庄小周镇东牛屯小周镇东庄小周镇段庄小周镇范庄小周镇庄小周镇郭周镇郭铺小周镇后周镇后河东小周镇胡近周镇黄庄小周镇霍桥小周镇霍庄小周镇冀庄小周镇吕周镇麻庄小周镇苗庄小周镇南周镇南周镇南辛庄小周镇牛庄小周镇前河东小周镇天龙小周镇湾东李庄小周镇湾子小周镇西刘庄小周镇西庄小周镇小河道小周镇小王庄小周镇小新寨小周镇油贺小周镇袁庄小周镇岳庄小周镇张庄小周镇赵李庄小周镇赵庄高小、周镇赵庄小周镇郑桥小周镇褚庄小、史寨村小、史寨村小、史寨村小、水德堡村小、四疃乡焦庄小、土路小、西大由小、西大由小、西韩固小、西路庄小、西水滩小、西五间房小、席庄小、辛屯联办小、兴国校、旭日小、永新寨小、育龙小、赵逯庄小、振清寨小、自强小、滏阳集小

医疗卫生

全县卫生部门所属的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及培训机构20个,其中县直单位5个,有县级综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卫生进修校各1所。乡镇卫生院15所,其中中卫生院4所,乡卫生院11所。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总数为6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4人,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5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具备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员126人。县、乡医疗机构共设床位411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1.03张。村卫生室(所)410个,过正规化系统化培训的乡村医生474人。全省农村新型作医疗试点县建设全面启动,全县现已有30.2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作医疗,乡村覆盖面达100%。

2012年河北省公共卫生、药品零差价示范县。

广播电视

对外有周人民广播电台、周电视台、周有线广播电视台呼号。电视由七、十六、二十八三个频道播出,栏有《周新闻》、《周新视野》《科技视窗》等,每天播出9个小时。电视台28频道发射功率1000瓦,16频道300瓦,塔高118米。辐射半径超40公里。电台设有《农家之友》《音乐座》等栏,并于2003年5月1日通直播《凤城点播台》。有线台传输包括中央1—12套在的28套,用户3800户。作为县重点象工程之一的广电综楼,总投资约550万元,建筑面积4818平米,五层。

社会保障

至2011年,周县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改扩建乡镇养老院10所,建成农村幸福院56所;发放各类救助金1.52亿元。

著名人物

1.历史人-陈于陛

陈于陛(1543—1596),号荩斋,南充周县堤上村人。出身于农家,勤而好。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及第,初任庆阳(在甘肃省)推官,礼部事等职。

2.历史人-王一鹗

王一鹗,号云衢,周县东街人,少年时聪明异常不同凡响,五岁识,过不忘,七岁时即能赋诗,世人称奇,十八岁中,十九岁进士及弟。在他回家完婚时,皇帝亲赐文锦一袋,以赠妆奁,当时为殊荣。

3.历史人-刘荣嗣

刘荣嗣,敬仲,号简斋,号半舫。周县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依伯兄为命,聪颖异常,十岁时下笔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以国士待之,一时声大震,求取文章者绎不绝。

4.历史人-路振

路振见白,河北周县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泾阳知县。当魏忠贤将在泾阳建生祠时,身为东林党人的他执意不从,因此受到迁延,直到阉党垮台才官复原职。

5.历史人-霍彦威

霍彦威(不知-928),子重,河北洺州(周县人)。五代时后梁将霍存养子,归附后唐历任要职。

6.历史人-程

振,洺州平恩(今日周县)人,早岁在窦建德麾下,后投李渊,河北

7.历史人-李若水

李若水(1093~1127),原,系钦宗所改,清卿,周(今属河北)人。由上舍登第。徽宗宣和4年(1122),为元城尉(《睽车志》卷二),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金人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35。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12卷,《宋史·艺文志》作10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为3卷,其中诗2卷。《宋史》卷446有传。

8.历史人-郭企之

郭企之,原郭福记,1915年生,南宫县(今南宫市)安宋庄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受冀南署派遣,到周县组织抗日武装,并领导“减租减息”运动,深受群众爱戴,被周县各界代表选为县长,成为冀南区第一个民选抗日县长。

9.历史人-聂云翰

聂云翰,博羽,万历进士。知昆山,公执法,不畏强御。擢兵部事,贫不能制装,昆人醵金赆麾下,不受,改礼部,数上封事,皆慷慨切时务,忤权贵,未获施朝惜之。

9.历史人-张琏

张琏,岁贡,穷立志,当官有济才,所在著声,历任河南右布政使,清惠平,推卓第一。

10.历史人-苏三(堂春)

苏三,姓周姐,河北省广平府周县人.明代妓,京剧《堂春》的角。

11.历史人-道凭

道凭(482-554年),平恩县(今河北周县东南)人。曾在少林寺修,即有很高的声誉。他最擅长讲解《地论》等典,是北齐国著的大论师。凭师的烧身塔建于公元563年,是前国极为稀有的北齐建筑实物。

12.历史人-王体健

王体健,清有。明诸生,周人。有《读骚斋诗集》。

13.历史人-韩太湖

韩太湖(1570—1598年),道号飘高,又号宏阳。周县河南疃镇第二疃村人。

韩太湖自幼读书,粗通医道。后看到社会动乱,生计艰难,于十九岁时出家,在北禅山曹溪洞静修多年,净悟道,著《·救苦忏文》若干卷,随后携出山,先僧后道,自成一系。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正月十五日正式创立洪阳教,自任祖师。

荣誉

荣誉记录

2017年12月13日,荣获首届河北省文明县城称号。

2018年5月21日,周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单。

2018年8月,河北拟申报推荐周县等12个县(区)为全国绿化模范候选单位。

2019年1月25日,周县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城市排

2018年4月份,周县以5.87的空质量综指数在全省县(区、市)中排第六十五

大事记

周麦田被毁:乡政府称探索“新模式”

河北邯郸市周县中西医结医院,被打伤的70岁老太太张志不清,女儿李付秀和儿媳在床前伺候。张周县白寨乡滏南庄村人,因自家即将成熟的麦田被强毁,她为了保住土地与乡政府人员发生冲突,当天住进了医院。张的儿子李新亮闻讯赶到现场也被警带走,至今没有回到家中。

14日,中新网记者来到周县白寨乡滏南庄村,网上盛传的“300余亩农田被毁村民跪地痛哭”一事就发生在此地。据村民介绍,5月31日当天,白寨乡政府雇佣大型推土机10台,乡有工作人员和该乡各村支书村带领每村四人,以及不明身份人员共计300多人,车队长达两公里,将300余亩农田夷为平地。农田中种有小麦、蔬菜、瓜果,其中小麦不足10天就该收获,均被强毁坏,村民阻止未果,百姓们只能跪地痛哭。

村民表示,至今仍不知道被乡政府强买下土地的用途,到乡里询问征地批文和用途,乡政府均未提供,也从未见到征地协议或买卖同。据了解,仍不同意被征地的农民在未本人同意情况下,征地款通过中国农业银打到了农粮补贴卡中。后来村民们发现自己卡里多了一笔钱,纷纷到银查询,才知道征地款已到了自己的银卡里。

记者来到事发的白寨乡政府了解情况,办公室任张振刚称,滏南庄村农田使用率不高,多处被荒芜,又与县城较近,白寨乡为了发展高效农业,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即:与滏南庄村委会商议,以乡政府和村委会的义,与周绿洲生态园木发展有限公司作发展高效农业,实现效益分成,增加村集体收入。“村干部余饭后走访了村民,多数群众表示愿意,2012年年底始运作。村民听说后,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在农田中种上赶种了征地苗,并在田中种上果树,加盖大棚,造成赔偿成本加大。”

任提供了一份滏南庄村与绿洲生态园木发展有限公司的同。同上称:土地亩数为340.19亩;盈利为滏南村村委会和公司四六分成;土地使用权限的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县规划用地时;土地上只允许种植油葵等高效农产品,如需用工只能从滏南庄村招募,不允许建房改变土地用途,同签订日期为2013年4月30日,上盖有双公章和乡政府公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掌指骨结核

下一篇 木绣球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