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木耳

木耳 木耳,(拉丁: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Underwood),为担子菌纲,木耳木耳科的真菌类生物,是一种真菌,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木耳质地柔软,感细嫩,味道鲜美,味特殊,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养价值,现代家盛赞其为“素中之荤”。木耳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其含有极其丰......
目录

特征习性

态特征

木耳木耳菌丝体是由无色透明,具有横隔和分枝管状菌丝组成。菌丝在基质中吸收养料,在树皮成扇状菌丝体。

木耳子实体薄而有弹性、质、半透明,中凹,常常呈状或环状,渐变为状。基部狭窄成,表面光滑,或有状的皱纹,直径一般4厘米~10厘米,大的可达12厘米以上。干后强烈收缩,上表面子实层变为深褐色至近黑色,下表面呈暗灰褐色,布满极短的绒毛。

生活习性

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树的腐木上;勃勃生机的银杏树上也可生长。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

分布范围

中国是木耳要生产国,产区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浙江等地,其中黑龙江牡丹江地区海林市、东宁市(2012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木耳批发市场)和吉林省蛟河县黄松甸镇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基地。国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野生黑木耳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伏牛山辽宁桓仁等。湖北房县、随州、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

繁衍传播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就能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培养条件

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成时要求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

繁衍

木耳木耳栽培法有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等多种,现要介绍段木栽培

①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木准备: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木,常用的木种类有壳斗科和桦木科的树种,选胸高处直径10~12cm的树,砍伐后成1~1.2m长段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向阳处架晒。

③接种: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木上用电钻以7cm垂直打深1.5cm的,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

④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井”或“山”堆垛。堆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3~4星期。北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时,应及时堆排场。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法,先埋两有权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权上横放一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呈“人”,相7cm,角度约45°为宜,晴天或新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木角度应小些。起架阶段栽培场的温、湿、光、通气条件必须调好,但管理中是水分问题。起架后最好隔3日有一场小雨,半月有一场中、大雨,干旱时应人工喷水,解决干干湿湿的问题,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间。喷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

病虫防治

危害黑木耳要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韧草菌、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要虫害有伪步虫、蛀虫、蓟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锌(1:50倍液),防治杂菌污染。另外也可采用除虫菊、雷公藤等生物农药防治虫害。

传播

木耳贮藏适温为0℃,相对湿度95%以上为宜。因它是质食用菌,质地柔软,易发黏成僵块,需适时通,以免霉烂。

贮运

木耳木耳贮藏保鲜的难度较大,即使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也只能贮藏2~3周,故不宜久贮,只作周转运输性的短期保鲜运贮。需采用筐、箱或塑料袋包装。

种类介绍

品质要求

乌黑光润,面呈灰白色大均匀,瓣舒展,体轻干,半透明,胀性好,无杂质,有清香气味。质量好的干木耳,0.5千克能胀发5千克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192-86规定分为三级

一级:黑褐色,有光感,灰色。不允许有拳、流、流失、蛀虫和霉烂。朵完整,不能通过直径2cm的筛眼。含水量不能超过14%,干湿比为1:15以上,厚度1mm以上,杂质不能超过0.3%。

二级:黑褐色,灰色。不允许有拳、流、流失、虫蛀和霉烂。朵完整,不能通过直径1cm的筛眼。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为1:14 以上,厚度为0.7mm以上,杂质不能超过0.5%。

三级:光泽多为黑褐色或浅棕色。拳不超过1%,流不超过0.5%。不允许有流失、虫蛀和霉烂。朵小或成碎,不能通过直径0.4cm的筛眼。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为1:12以上,杂质不超过1%。

划分级

采摘季标准可分为4级

甲级(春):春以小前采收者为。面青色,底灰白,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率大。肉层坚韧,有弹性。无泥沙虫蛀,无卷耳、拳 (由于成熟过度,久晒不干,粘在一起的)。

乙级(伏):伏(小到立秋前采收者为)。表面青色,底灰褐色,朵完整,无泥沙虫蛀。

丙级(秋):秋(以立秋以后采收者为。色泽暗褐,朵不一,有部分碎(小木耳),无泥沙虫蛀。

丁级:不符上述规格,不成朵或碎占多数,但仍新鲜可食者。

主要价值

养价值

据现代科分析,每100克木耳中含有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65克,纤维素7克,185毫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因此,木耳是一种养丰富、滋味鲜美的副食品,并且有很好的医疗和药物作用。

每100克木耳中能量含量约298千卡。

采摘须知

木耳生长在古槐、桑木上的很好,柘树上的其次。其余树上生长木耳,吃后使人动,发旧疾,肋下急,损经络,烦闷。只要是有蛇、虫从下面过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枫木上生的木耳,有大毒,如误食会使人狂笑不止。

采来的木耳色有变,就有毒,夜间发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烂而不生虫的也有毒,食用后对身体会有伤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前阴

下一篇 曲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