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低钠血症又称低钠综合征、低盐综合征(low salt syndrome)等。是一种较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主要是因体内钠不足或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缺钠性或稀释性低钠。同时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阅读全文]
摘要: 狸尾草(拉丁学名: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 ex DC.),别名为狸尾豆、独尾草、龙狗尾等,是豆科狸尾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IUCN红色名录》无危物种(LC)。狸尾[阅读全文]
摘要: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又称闭塞性心肌病,较为少见。由于心内膜及(或)心肌病变,使心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期充盈受损,发生心力衰竭。 限制型心肌病是以心内[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阅读全文]
摘要: 狸骨是为猫科动物豹猫的骨骼,主风湿痹痛;心腹刺痛等,出自《本草经集注》。【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1.《本草图经》:狸骨及肉,《神农本草经》不载所出州士,今处处有之。其类甚多,以虎斑文者堪用,猫斑者不[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偏头痛是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病症,患儿年龄多在6岁~12岁。其特点为:额颞部疼痛,以跳痛、剧痛或阵发性加剧为主;发作时间短,一般持续2~3小时,很少超过12小时;多为双侧性头痛,多伴有头晕、恶心及腹痛[阅读全文]
摘要: 药物,功能主治开郁顺气。主噎隔【别名】狼喉结【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lup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取出甲状腺体部分,晒干或烘干。【原[阅读全文]
摘要: 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cone dysfunction syndrome)亦称先天性全色盲(congenital achromatopsia),是一种以先天性色盲、弱视、羞明,眼球震颤为特点的综合病征,婴[阅读全文]
摘要: 学名: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狼尾巴花 (《陕西中草药》)【异名】狼尾 珍珠菜、 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来源】为报[阅读全文]
摘要: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sea-blue histiocytosis)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神经鞘磷脂酶活性降低,受累组织中神经鞘磷脂和神经糖脂积聚,经组织化学染色呈海蓝色颗粒。本病起病年龄从婴儿到[阅读全文]
摘要: 帕套综合征即13-三体综合征(trisomy13syndrome),1966年才被确认为13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性畸形。13-三体综[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砷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砷(arsenic)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盐类及其有机化合物均有毒性,引起砷中毒(arsenic poisoning)的化合物主要[阅读全文]
摘要: 狼尾巴蒿,生于路旁、山坡、田埂等较干燥之处。分布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是一种棕褐色腺毛和白色短柔毛。根直立,细圆柱状型植物,可作为:预防感冒、治小儿高热惊厥、治腹胀药物。1.【拼音】 狼尾巴蒿 2[阅读全文]
摘要: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新生儿期其他导致溶血的原因还有红[阅读全文]
摘要: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该时肺不司呼吸功能,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阅读全文]
摘要: 狼尾草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mm;叶片线形,长15-50cm,宽2-6m[阅读全文]
摘要: 为运动神经元疾病,变性限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特点是进行肌萎缩和肌软弱,通常自手的小肌肉开始,蔓延至整个上肢和下肢,反射消失,感觉障碍不出现。中文名:脊髓性肌萎缩 英文名:spinalmuscular[阅读全文]
摘要: 狼把草(学名:Bidens tripartitaL.)又名:鬼叉、鬼针、鬼刺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叶对生,茎顶部的叶小,有时不分裂,茎中、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