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狼把草

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L.)又:鬼叉、鬼针、鬼刺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对生,部的小,有时不分裂,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3~5,卵状披针至狭披针;稀近卵形,基部楔形,稀近,先端尖或渐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端裂通常比下者大;叶柄有翼。头状花序生,球或扁球总苞2列,......
目录

别名

乌杷、郎耶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线包、田边菊。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技,无毛,对生,部的小,有时不分裂,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3-5,卵状披针至狭披针;稀近卵形,基部,近,先端尖或新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端裂通常比下者大;叶柄有翼。头状花序生,球或扁球;总莅2列,披针,干膜质,与头状花序等长或稍短,外列披针或倒披针,比头状花序长,状;皆为管状黄色柱头2裂。瘦果扁平,长状倒部成倒卵状楔形,长45~9毫米,直径1.5-22毫米,边缘有倒生小朝。两面中央各只一条纵肋,两侧上端各有一向上的刺。刺上有细小的逆刺。期8-9月,果期10月。

产地

狼把草产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矮狼把草产于河北陕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8~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狼把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洗净,稍润,切段,干,筛去灰屑。

性状鉴别

1.药材略呈,由基部分枝上生,表面绿色略带紫红色。对生,叶柄具狭翅,中部常羽状分裂,裂披针,边缘有锯齿;上部3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生或腋生;总苞披针状有毛;棕色,无微,味微苦。

2.饮本品为、果混的段状。有纵皱纹,表面暗绿色暗紫色,切面中央有白色多皱缩或破碎,绿色黄绿色,边缘有锯齿叶柄具狭翅。微,味苦。

生长环境

狼把草湿生性广布植物。在东北松嫩平原草甸,盐碱化较高的湖边,常成为禾本科、莎草科、蓼科中某些湿植物群落的亚优势种或优势种。狼把草常群生,或为单优势种纯群落,也以伴生种或亚优势种参与群落的组成。

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

狼把草前,柔嫩多汁,无毛。但因稍有异味,畜禽多避而不食,切碎,后,猪喜食,、鸡也采食,青干草或霜打后的枯草,可饲喂牛,羊,马,骆驼。加工成干草粉,可做配饲料的原料。

成分

狼把草的干草中含挥发油0.11%,含鞣质2.01%,中含纤维素C160g/kg,果实含油率达23.78%,还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等黄酮类成分,故全草可入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