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狸尾草

狸尾草 狸尾草(拉丁: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 ex DC.),为狸尾豆、独尾草、龙狗尾等,是豆科狸尾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IUCN红色录》无危物种(LC)。狸尾草平卧或斜展,被短柔毛;小纸质,生小、楠卵形总状花序生,排列紧密;荚果小,包藏于萼,有荚1-2;荚黑褐色;果期8-10月。产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国外分......
目录

形态特征

狸尾草狸尾草,平卧或展草本,通常高可达60厘米。直立或斜,被短柔毛。多为3小,稀兼有单小托叶三角,长3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尾尖,被灰黄色长柔和缘毛;叶柄长1-2厘米,有沟槽;小纸质,生小卵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或微凹,有细尖,基部心形,侧生小较小,上面略粗糙,下面被灰黄色短柔毛,侧脉每边5-7条,直而斜展,靠叶缘处微弯拱,两面凸起,网在下面明显;小托叶刚毛状,长1.5毫米;小叶柄长约2毫米,密被灰黄色短柔毛。总状花序生,长3-6厘米,直径1.5-2厘米,排列紧密;苞片卵形,长8-10毫米,先端锥尖,密被灰色毛和缘毛,落;花梗长4毫米,疏被白色长柔毛;花萼5裂,上部二裂三角,较短,长约2毫米,下部3裂刺毛状,较上部裂长3倍以上,被白色长柔毛,萼筒长约1毫米;花冠长约6毫米,淡紫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渐狭;雄蕊二体;子房无毛,有胚珠1-2。荚果小,包藏于萼,有荚1-2,荚,长约2.5毫米,黑褐色,膨胀,无毛,略有光泽。、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狸尾草狸尾草多生于旷野坡地灌丛中,海拔1000米以下。

狸尾豆喜湿润,耐旱,全日照,生长适温16℃-28℃,不择土壤

分布范围

狸尾草狸尾草产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台湾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狸尾豆繁殖式为播种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狸尾草全草供药用,有消肿、驱虫之效。

性味:甘、淡,平。

功能治:清热解毒结消肿,利水通淋。治感冒,小儿肺炎,黄痘,腹痛腹泻,痛疮肿毒,毒蛇咬伤

淋巴结结核:全草2两,水服。

毒蛇咬伤:鲜嫩0.5~1两,嚼烂用水或送服。

疮肿痛:鲜捣烂外

观赏价值

狸尾豆花序美观,可供观赏,适盆栽或植于园路边、山石边观赏。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