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砷中毒

小儿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砷(arsenic)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物如氧化物、盐类及其有机化物均有毒性,中毒(arsenic poisoning)的化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氢、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等。三价砷化物的毒性较五价砷为强。在我国,中毒大多数是由饮用水中含砷量过高起的,小儿中毒一般由服用含砷药物......
目录

元素介绍

解毒导致中毒 元素称:砷

元素原子量:74.92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马格努斯 发现年代:1250年

发现过程:

1250年,罗马的马格努斯在由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元素描述:

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灰色晶体具有金属性,脆而硬。密度5.727克/厘米3。熔点817℃(28大气压),在613℃升华。化价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游离的砷是相当活泼的。在空中加热至约200℃时,有萤光出现,于400℃时,会有一种带蓝色焰燃烧,并白色的氧化砷烟。游离元素易与氟和氮化,在加热情况亦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解于强碱,生成砷酸盐。

元素来源:

要以硫化物矿式存在,有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矿(FeAsS)等。由三氧化二砷用碳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造硬质金;黄铜中含有微量砷时可以防止锌;砷的化物可用于杀虫及医疗。砷和它的可溶性化物都有毒。

元素助资料:

砷在地壳中含量并不大,但是它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砷在地壳中有时以游离状态存在,不过要是以硫化物矿的式存在如雌黄(As2S3)、雄黄(As2S2)和砷黄矿(FeAsS)。无论何种金属硫化物矿石中都含有一定量砷的硫化物。因此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砷和它的化物。

生物原理

砷进入人体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细胞正常代谢,组织损害和机体障碍,可直接中毒死亡。如果将砷作用于人体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状,久之出现组织坏死。砷对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管。粘膜(包括阴道)或皮肤吸收的砷及化物,要沉积在毛发、指甲、器官。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只要其中毒后尚存活1周以上,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多含量的砷。

主要类型

中毒中毒一般都是由起的。砷急性中毒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麻痹型和肠型。其中尤以肠型较为常见。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谵妄昏迷搏速弱、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症状比较常见。中毒肠型症状者,在服毒1~2小时,甚至15~30分钟,即发生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酷似霍乱或重症肠炎,大便也成水样并带,可伴脱水休克。一般中毒者在一两天即可死亡。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毒症状。此外,吸入砷化氢体也可发生急性中毒,其要表现为溶血

常人服入三氧化二砷0.01~0.05g,即可中毒,出现中毒症状;服入0.06~0.2g,即可致死;在含砷化氢为1mg/升的空中,呼吸5~10分钟,可发生致命性中毒

常人接触砷数周后,即可发生慢性中毒。其症状表观为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多发性神经炎,出现知觉麻痹、运动神经麻癣、神经萎缩,手掌、足角化层增厚等。

如果进尸体解剖,则可以见到器官点状出极为明显;心血不凝,深红色,膜下点状出小肠容物为淡黄稀便或米汤样液,杂有黄色沉淀物(硫化砷)。迁延几天死亡的人,等脂肪变性或坏死,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急性黄色萎缩。

砷的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资料较少。Nordstrom等(1979)报告,妊娠期间曾在瑞典北部某金属冶炼石中工作的女工的291新生儿中,有17(5.8%)有先天畸,而对照组女工新生儿儿中的先天畸发生率为2.2%(P<0.05)6有多发畸的新生儿中,5母亲妊娠期间一直持续工作。同时还观察到,随着居住场所与冶炼厂间的离的缩短(自>30km到无离)流产率逐渐增高,自7.6%至11.0%。而且在冶炼厂工作的女工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较低。砷能胎盘转运。砷在胎儿组织中的含量随胎龄的增长而增高,足月新生儿、皮肤和的浓度水平是7个月死产胎儿的2~4倍。对101妇女进研究的结果,脐带中砷的浓度水平与母亲液中的浓度水平相同(Kagey,1977)。

砷可自乳汁排出。动物实验表明,无机砷对鸡、大白金色都能起畸胎的发生。将砷酸钠20mg/kg静注入金色,在妊娠第8天注射时,仔代出现,如在妊娠后期注射时,则出现生殖系统腭裂等。Ronald对小妊娠6~12天之间一次腔注入25mg/kg砷酸钠的结果,以妊娠7~10天之间注入时畸发生率较高(26.4%~63.0%),第6、11、12日注射者未出现畸,但第11、12日注射者胎吸收率明显增加。染毒组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且。母羊孕期饲以砷酸钠时,仔代体略小。

病因学

广西省河池市中毒

中毒(arsenicpoisoning)一般由于应用含砷药物量过大所致,也可由于误食含砷的毒、灭螺、杀虫药,以及被此类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

三氧化二砷(又称砒霜,红、白信石等)为中国北农村常用的拌种、杀灭害虫药,毒性很大,其纯品外观和食盐、糖、面粉、石膏等相似,可因误食、误用中毒

亦有因饮食被三氧化二砷污染的井水和食物而发生中毒者。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最近几年陆续有报道服用牛黄解毒起慢性中毒的病例,不得不起重视,原因是牛黄解毒里含有 雄黄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

临床表现

中毒

服急性中毒早期常见消化道症状,如咽喉部有干、痛、烧灼、紧缩感,声嘶、恶心呕吐下困难、腹痛腹泻等。呕吐物先是容物及米泔水样,继之混有液、粘液和胆汁,有时杂有未吸收的砷化物小块;呕吐物可有蒜样气味。重症极似霍乱始排大量水样粪便,以后变为性,或为米泔水样混有丝,很快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至休克。同时可有头痛、眩晕、烦躁谵妄中毒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少数有鼻衄及皮肤出。严重病儿可于中毒后24小时至数日发生呼吸、环、等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危重征象,少数病人可在中毒后20分钟至48小时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而肠道症状并不显著。病儿可有卟啉病发作,尿卟原强阳性。

砷化氢中毒常有溶血现象。亚急性中毒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四肢感觉异常,先是疼痛、麻木,继而无力衰弱,直至完全麻痹或不全麻痹,出现腕垂、足垂及反射消失等;或有下困难,发音及呼吸障碍。由于管舒缩功能障碍,有时发生皮肤潮红或红斑。慢性中毒患者多表现为衰弱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尚可出现白细胞和减少,贫血,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生成障碍,脱发口炎鼻炎中隔溃疡、穿孔,皮肤色素沉着,可有剥皮炎。手掌及足皮肤过度角化,指甲失去光泽和平整状态,变薄且脆,出现白色横纹,并有肝脏损害。中毒患者发砷、尿砷和指()甲砷含量增高。服大量砷的病儿,在作部X线检查时,可发现其肠道中有X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治疗措施

中毒

急性中毒,立即进催吐,用微温水或生理盐水、1%硫代硫酸钠溶液等洗(虽已服超过6小时或已呕吐,仍应小心地洗。)以后给服新鲜配制的氢氧化解毒(12%硫酸亚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在用前等量混配制,用时摇匀),使与砷结成不溶性的砷酸,每5~10分钟服一匙,直至呕吐,停止给药。如无此药,可给活性炭悬液、牛乳或蛋清水等,再用硫酸钠硫酸镁导泻。必要时应用液透析。同时迅速选用特效解毒,如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疏基丙醇及青酶胺等(量及用法同中毒)。静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并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对肠道症状神经炎,惊厥以及损害等,都应给予对症治疗。如有严重溶血,可以换部及肉剧烈疼痛时,可用葡萄糖酸钙静缓注。

慢性中毒可给青酶胺治疗。用药前收集24小时尿作尿砷定量,若>66.5μmol(50μg),可连续用药5日,10日后依尿砷下降<66.5μmo1/24小时(50μg/24小时)的快慢,再给1~2个5日疗程。也可给予10%硫代硫酸钠注射,每日1次,每次10~20mg/kg。其他为对症治疗。

急性中毒解毒药选用①二琉丙磺钠;②二巯丙醇;③青霉胺。发生功能衰竭应及早用液透析,并可同时应用适量解毒,以对毒性较小的青霉胺为好,量100~200mg,每日2~3次。急性砷化氢起的严重溶血据病情可考虑换,一次换量约3000ml。换过程中应注意输反应、酸碱平衡、凝功能等。

慢性中毒的治疗:解毒应用法参见慢性中毒,此外还可用10%硫代硫酸钠10ml,静注射,以助砷排泄。皮肤或粘膜病损处可用2.5%二巯基丙醇油膏或地塞米松软膏。

控制溶血,及早进透及换疗法,解毒药物的理应用是抢救成功的键。

1 溶血治疗:由于严重溶血血红蛋白、砷-血红蛋白复物与红细胞碎可堵塞并毒害小管。溶血贫血又导致缺氧,加重了的损害。故应用大激素控制溶血,并静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保持尿pH 7~8,减轻血红蛋白对小管的阻塞。

2 透析及换疗法: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急性肾衰者均需尽快进透析治疗和换疗法。换疗法能排出红细胞碎、砷-血红蛋白复物、影细胞等;补充正常红细胞,改善贫血、缺、缺氧是砷化氢中毒时的特殊治疗法。换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压的变化,如压偏低,则应在压正常后治疗,或先输后放,保足够的容量,密切观察有无输反应。液透析,1/d,每次透析5 h,首次3 h。由于患者凝功能障碍,故透析时应减少肝素量;消化道出的患者肝素透析,应用全身和局部药。每日观察尿量、压、全身水肿情况,能下床走的患者应监测体重,以决定透析脱水量,避免发生力衰竭。注意有无高钾、低钠、低钙、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表现。

3 解毒药物的理应用:对于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由于砷化氢中毒解毒药具有毒性,且物不能从尿排出,故应减少用药量,在透析配下使用。二巯基丙醇注后30 min,其浓度达高峰,吸收与解毒于4 h完成,故于透析前4 h静推注。中度中毒,6~8 h静推注二巯基丁二钠1 g,并保持尿量>1 500 ml/d,至尿砷正常为止。

一)急救 吸入中毒者应迅速离现场,皮肤污染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更换衣服。中毒应尽快催吐。洗前可给氢氧化,使与砷生成不溶性砷酸,以阻止吸收。彻底洗后可给牛奶、蛋清或活性炭吸附。无腹泻者可给硫酸钠 20~30g导泻。

(二)尽快应用足量解毒 首选二巯基丙磺酸钠,成人量2.5~5mg/kg,第 l~2天每 4~6h注 1次,第 3~7天每天 l~2次,以后视病情逐步减量。轻症酌情减量。有功能损害时慎用或减量使用。也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每次1.0g,稀释后缓慢静注射, 8~12h后视病情可重复注射 1次,以后每天 1次,疗程同上药。

(三)对症及支持治疗 剧烈呕吐腹泻者,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防治休克。保护功能。必要时尽早应用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促进病情好转,但应注意其副作用。砷性皮炎除应用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外,并用维生素 C、非那更等药物。

预防注意

鉴于砷的化物对多种动物有致畸作用,故虽然对人的影响资料较少尚不能最后肯定,尚有进一步观察的必要,但须高度重视并提高警惕。中国规定,孕妇、乳母忌从事作业场所空中砷化物浓度超过最高容许浓度的劳动。

砷盐前尚无卫生标准,中国规定车间空中砷化氢的最高容许尝试为0.3mg/m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狼尾巴蒿

下一篇 小儿帕套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