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西花点草根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具有接骨愈伤、解毒消肿等功效,主治骨折症状。灌木,高1-3m。除叶柄、托叶背面和花序疏被极细的微糙毛外,其余无毛;小枝多曲折,黑色微带光泽,皮孔小。叶互生;叶柄长0[阅读全文]
摘要: 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是指血浆镁低于0.75mmol/L,正常人血浆镁含量为0.80~1.05mmol/L。1、肠吸收障碍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大部分切除术、肝硬[阅读全文]
摘要: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S.G.Lee et C.F.Liang),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分布在中国广西、云南等地。生于向阳、土壤湿润、肥厚的水沟边、林缘、山坡地上。性[阅读全文]
摘要: 低钠血症是指血钠低于135mmol/L,血钠正常值为142mmol/L(135~145mmol/L)。低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钠与水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血钠浓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血浆的渗透[阅读全文]
摘要: 依替米星(Etimicin),别名E-402,抗生素89-07,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为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化学名称为O-2-氨基-2,3,4,6–四脱氧-6-[阅读全文]
摘要: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因食物供应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床上表现为消瘦和恶性营养不良综合征,消瘦是由于长期在膳食中缺乏热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素的结果,或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障碍[阅读全文]
摘要: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阅读全文]
摘要: 广西观音座莲,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达2m。有清热止咳;解毒散结;活血消肿之效。【药名】广西莲座蕨【汉语拼音】guang xi lian xuo jue【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阅读全文]
摘要: 广西过路黄,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LysimachiaalfrediiHanc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痢疾,热淋,[阅读全文]
摘要: 广豆根(学名: Radix Sophorae Subprostrata)为豆科物越南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的根。灌木,高1~2m。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阅读全文]
摘要: 产后虚脱即产妇产后出现的面色苍白、全身出汗、四肢发凉、心慌、头晕甚至晕厥等休克样症状,但血压正常。即使给预处理症状短时间内能很快恢复。1、发病原因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内压骤减,血液淤滞在内脏器官[阅读全文]
摘要: 脆甲症(brittle nail,onychorrhex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获得性甲病。先天性和家族性者罕见。全身性疾病,局部因素都可以引起本病。临床上表现为甲板菲薄,纵裂,分离。可口服维生素A治疗。[阅读全文]
摘要: 卡纳霉素一种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与30S核糖体结合从而致使mRNA密码误读。若细菌中产生一种破坏卡那霉素的酶,则可变为抗性株。卡那霉素抗性的质粒经常被作为选择基因或标记基因用于分子克隆中。为盐酸卡[阅读全文]
摘要: 变形杆菌系肠道正常菌群的常见菌种,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腹部术后切口感染,引起肺炎少见。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类似,主要是吸入口咽部定植的变形杆菌。正常人携[阅读全文]
摘要: 广金钱草(拉丁学名:Dichondra repens Forst.,别名:马蹄草),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其茎呈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圆形或矩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心形[阅读全文]
摘要: 哺乳指动物产下幼仔以后,用自己 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生物现象。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一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因此对幼仔的生长发育极其有利。哺乳促进了动物最有效地保护和繁殖后代,是高等动物进化特征之[阅读全文]
摘要: 广防己,中药名。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根圆柱形,茎纤细,有略扭曲的纵条纹。在中药中通常用其木质根干燥炮制后入药,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用。因其含有马兜铃酸,国家药监局下发通知,2004年9月30[阅读全文]
摘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抑制蛋白质合成、为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其以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结核菌属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