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豆根
形态性状
灌木,高1~2m。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17,卵形或长圆状卵形 ,长1~2.5cm,宽0.5~1.5cm,顶瑞一小叶较大,上面疏生短 柔毛,下面密生灰棕色短柔毛; 小叶柄短,被毛。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有毛; 花萼阔钟形; 花冠蝶形,黄白色; 雄蕊10; 子房密生柔毛, 花柱弯曲, 柱头上簇生长柔毛。 荚果连珠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淡 棕色,木部黄 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
生境主产
采制
化学成分
含 苦参碱(matrine)、 氧化苦参碱(0xymatrine)、N-甲基 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广豆根素(sophoranone)、环广豆根素(sophoranochromene)、广豆根酮(sophoradin)、 紫檀素(pterocarpine)、 高丽槐素(maackiain)等。
性味主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