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曲南
详细信息
中文别名:安曲南;噻肟单酰胺菌素;氨噻羧单胺菌素;菌克单;噻肟单酰胺菌素;君刻单
英文名称:aztreonam
英文别名:Azonam; AZTHREONAM; sq26,776; Azteronam; monobactam;AZACTAM; Primbactam; Aztreon; Aztreonam; Nebactam
CAS号:78110-38-0
分子式:C13H17N5O8S2
分子量:435.43300
精确质量:435.05200
PSA:238.20000
LogP:0.81830
结构式:
物化性质
密度:1.83g/cm3
熔点:227°C
折射率:1.74
安全信息
海关编码:2942000000
WGK Germany:2
危险类别码:R20/21/22; R36/37/38
安全说明:S22-S24/25
RTECS号:UA2451400
危险品标志:Xn
物性数据
1.性状:白色结晶或者无色粉末。
2.密度(g/mL,25/4℃): 1.83
4.熔点(ºC):227
5.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折射率:未确定
8.闪点(ºC):未确定
9.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甲醇,极微溶于乙醇,几不溶于甲苯、氯仿或乙酸乙酯。
毒理学数据
大鼠(皮下)LD50: 3,154 mg/kg
小鼠(皮下)LD50: 3,906mg/kg
由于食盐的LD50是3,000 mg/kg,BPA的急性毒性程度与食盐同。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3
2、氢键供体数量:4
3、氢键受体数量:1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7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2
6、重原子数量:28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808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理作用
该品为一种单酰胺环类的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抗菌谱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诸如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雷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及其他假单胞菌、某些肠杆菌属、淋球菌等。与头孢他定、庆大霉素相比、对产气杆菌、阴沟肠杆菌的作用高于头孢他定,但低于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低于头孢他定、与庆大霉素相近;对其他病原菌的作用都较两者为高(对某些菌则与头孢他定接近)。对于质粒传导的β-内酰胺酶,该品较第3代头孢菌素为稳定。口服不吸收,肌注1g,1小时血浓度达峰值,约为46μg/ml,半衰期约1.8小时;静注1g,5分钟血药浓度约为125μ/ml,1小时约为49μg/ml,半衰期约1.6小时。体内分布较广,在脓疱液、心包液、胸水、滑膜液、胆汁、 骨组织、肾、肺、皮肤等部位有较高浓度;在前列腺、子宫肌肉、支气管分泌物中也有一定浓度、在脑脊液中浓度低。主要由尿排泄,在尿中原形药物的浓度甚高。在乳汁中的浓度甚低,为血药浓度的1%,平均0.3μg/ml,一日间母乳内总量约0.3mg。该品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阴性细菌和绿脓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摩拉卡他菌和流感杆菌的不产或产β内酰胺酶菌株均对该品敏感。90%以上的大肠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摩根菌属、聚团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椽酸菌属可为 lmg/L或以下的该品所抑制,其对绿脓杆菌的 MIC50和 MIC90分别为 3.1mg/L和 2.5mg/L。但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除绿脓杆菌外)、革兰阳性菌或厌氧菌均耐药。氨曲南主要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结合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迅速溶解死亡。该品对细菌产生的质粒介导和大部分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因而许多耐药菌对该品仍呈敏感。
药动学科
该品口服不吸收。肌注1g后,血药峰浓度于 0.8h后到达,为 44.6mg/L,生物利用度 89.5%。分布容积广,为 20.6L。消除半减期 1.9h。静脉推注1g(推注 10min)的即刻血药浓度 134mg/L,24h内约 70%以原形由尿液排出,约 1%~2%由粪排出。4h血透可清除该品,25%~50%,6h腹膜透析仅清除 10%。该品蛋白结合率 45%~60%。体内分布广,能分布到全身组织和体液中,乳汁中含量少;脑膜炎时脑脊液内可达有效浓度。
剂量用法
氨曲南可供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给药。1.肾功能正常成人患者:①尿路感染,1次0.5g或1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②中度感染,1次1g或2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③重症感染,1次2g,每4小时或8小时1次;每日最大剂量为8g。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按重症感染剂量给药。2.儿童:1次30mg/kg,每8小时给药1次;重症感染可增加至每6小时给药1次,每日最大剂量为120mg/kg。
3.肾功能不全患者:首剂与肾功能正常者相同,维持剂量应调整,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者,维持剂量减半;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者,维持剂量为肾功能正常患者剂量的1/4;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后补充首次剂量的1/8。
注意事项
2、与氨基甙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5、过敏体质及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有过敏反应 者慎用。
6、可与氯霉素磷酸酯、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妥布霉素、头孢唑啉钠、氨苄青霉素钠联合使用,但和萘呋西林、头孢拉定、甲硝唑有配伍禁忌。
适应症状
1.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臭鼻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黏质沙雷菌引起的单纯性和复杂性肾盂肾炎以及反复发作性膀胱炎。2.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肠杆菌属和黏质沙雷菌所致的肺炎和支气管炎。
3.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黏质沙雷菌和肠杆菌属引起的血流感染。
4.皮肤软组织感染: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黏质沙雷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手术伤口感染、溃疡和烧伤创面感染)。
5.腹膜炎等腹腔感染:包括大肠埃希菌、臭鼻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柠檬酸杆菌、黏质沙雷菌引起的腹腔感染,常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联合应用。
6.生殖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包括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感染,常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联合应用。
给药说明
1、注射用氨曲南配制肌内注射液时,每克氨曲南中至少加3ml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作深部肌内注射。配制供静脉注射溶液,加10ml注射用水至氨曲南药瓶中,缓慢推注(5分钟)。作静脉滴注时,先加入至少3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瓶内氨曲南,后再加入至少100ml生理盐水、糖水或糖盐水中稀释,滴注药物浓度最高不可超过2%,每次滴注时间30~60分钟。每瓶氨曲南粉剂中加入注射用水后必须立即用力震摇至完全溶解。
不良反应
个别病例有皮疹,紫癫,搔痒,出血.也可有腹泻,恶心.呕吐,味觉改变,黄胆及药物性肝炎.其他尚可有神经系统症状,乏力,眩晕等.该品与青霉素无交叉过敏反应,但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仍应慎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约 7%,因严重反应需中止治疗者低于 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皮疹、瘙痒、血清转氨酶升高等,大多轻微。该品无肝、肾毒性。罕见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下降,凝血时间延长。偶见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个别病人有阴道炎、口腔粘膜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虽然动物实验显示其对胎儿无影响、无毒性和无致畸作用,但孕妇仍然仅在必要时方可使用。 2.可经乳汁分泌,浓度不及母体血药浓度的1%,哺乳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相互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