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奥扎格雷,抗血小板凝固药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英文名:Ozagrel分子式:C13H12N2O2分子重量:228.25CAS 注册号:82571-53-7分子结构图:用途[阅读全文]
摘要: 西洛他唑,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栓作用。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性溃疡、疼痛及冷感等局部性疾病。西洛他唑6--3 ,4-二氢-2(1H)-喹诺酮;西斯他唑Cilostazol6--3,4-dihydro-[阅读全文]
摘要: 红缘层孔菌,松生拟层孔菌子实体,多年生,木质。生于海拔2600-3800m的松、杉等针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阔叶树上。具有祛风除湿等功效。【拼音名】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别名】红缘[阅读全文]
摘要: 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中文名称[阅读全文]
摘要: 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一定的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的作用;用于慢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心肌梗死及脑缺血等。噻氯匹定 【拉丁名】 Ticlopidine 【别名】 力抗栓,TICLID 【作[阅读全文]
摘要: 一点红(拉丁学名: Emilia sonchifolia (L.) DC.),别名叶下红、红背叶、羊蹄草、假芥兰、山羊草、天毛草、野芥兰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紫背草。为菊科植物一点红。一年生或[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畸形,指没有功能的胚胎性及囊肿性肺组织。其特征为有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相隔离,且与正常肺组织的支气管和肺动脉不相连,其血液供应来自主动脉的一个异常分支。可分为两型,叶内型和[阅读全文]
摘要: 潘生丁,又名双嘧啶胺醇,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双嘧达莫哌醇定,系非硝酸酯类冠状动脉扩张剂,具有扩张冠状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和轻度抗凝作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双嘧啶胺醇,双嘧达莫(Dip[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系指继发于麻诊、风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预防接种后,因免疫机能障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脱髓鞘疾病。一般认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免[阅读全文]
摘要: 嗜血流感杆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l pneumonia)是由嗜血流感杆菌所引起,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及成人,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症状、体征及X线[阅读全文]
摘要: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又称充血型心肌病(congestive cardiomyopathy,CCM),是最常见的心肌病,有心脏扩大,收缩功能不全,发生心[阅读全文]
摘要: 卫氏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 westermani)又称卫氏肺吸虫病,由卫氏并殖吸虫所致,临床特征为咳嗽,咳铁锈色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虫体寄生在其他部位可产生相应症状。卫氏并殖吸[阅读全文]
摘要: 外伤后脑膨出是指开放性颅脑损伤特别是穿透性火器伤之后,由于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已开放,甚至,伴有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的缺损,如果伤后早期曾有颅内出血、脑水肿脑肿胀而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则很易造成脑组织从颅骨[阅读全文]
摘要: 五氯酚钠可由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但无蓄积作用,在进入人体后24小时内就有70%随尿排出,4%~7%从胃肠道排出,在4天内可排尽。五氯酚钠对肝、肾有一定损害,从呼吸道吸入可引起肺炎。对[阅读全文]
摘要: 外伤性脑脓肿,是指因外伤引起的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所形成的脓腔。外伤性脑脓肿早期急性炎症反应常被脑外伤所掩饰,所表现的发热、头疼、颅内压增高以及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当脓肿形成之后,临床表现又与颅内占位病变[阅读全文]
摘要: 鲨肝醇片,主要成份为:鲨肝醇。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如放射性、抗肿瘤药物等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用于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通用名称:鲨肝醇片 商品名称:鲨肝醇片 英文名称:BATILOL TA[阅读全文]
摘要: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0000。主要由内毒素、TNF-α和IFN-γ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G-CSF基因全长2.5kb,包括5个外显子和4[阅读全文]
摘要: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是指病人侧卧腰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合征。一般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经有过颅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内低压,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