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外伤后低颅压综征是指病人侧卧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征。一般损伤后的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有过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低压,其发生率约为5%。正常颅压的范围,由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之间。一般损伤后的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
目录

概述

正常颅压的范围,由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之间。一般损伤后的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有过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低压,其发生率约为5%。所谓低压综征,系指病人侧卧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症候群,临床表现与压增高相类似,只因处理法各异,必须慎加区

病因

造成颅低压的原因,可能原发于伤后管痉挛,使丛分泌液的功能受到抑制,亦可能继发于液漏、休克、严重脱水、低钠症、过度换以及手术或穿放出过多的液等。穿后头疼已为人们所熟知,其机理一是穿本身所起的丛反射性抑制或因丘下部液分泌中枢发生功能紊乱;二是液容量的减少。Franksson曾指出,当颅压为100~200mmH2O时,自穿针孔漏入硬膜外间隙的液,1天就可达240ml之多,而正常情况下液总量为100~160ml,分泌速率约为0.3ml/min,每天可产生400~500ml,故健康人一次快速放出液20ml,即可起头疼。Grant等(1991)认为头疼可能是因代偿性动脉扩张所致。另外,因外伤液向椎管强力冲击,造成神经袖囊撕裂亦有可能使液漏入硬膜外间隙,从而导致低颅压(Bell,1960)。

症状体征

头痛症状,多发生在伤后1-2小时或2-3天后,位于前及后枕部,随头位的升高而加剧,并可向全身放射。采取平卧位或头低位时头痛即减轻或消失。其次是眩晕和呕吐,每于头位变动时或剧烈头痛之后,即出现头昏眩、恶心呕吐,病人常有动脉细速、压偏低、畏光、乏力、厌食、失水及颈僵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倦睡,重者昏迷。少数病人尚可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如生命体征显著波动、面部和颈部皮肤阵发性潮红,甚至个患者因组织失去液的托浮和衬垫作用,使颅神经直接受到挤压或牵扯而出现瞳孔不等大及/或外展麻痹等征象。外伤性低颅压综征的诊断要依靠临床特点和穿测压来确诊。

【临床表现】

外伤后低颅压多发生在头伤后1~2小时,有时在2~3天之后以头痛最为突出,常位于前及后枕部,且随头位的升高而加剧。严重时遍及全头并向颈、、肩,甚至向下肢放射,采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随即减轻或消失。过去认为这种体位性头痛组织下沉有,但最近通过MRI研究并未得到实。因此,头痛的原因可能与颅管受到牵扯或推压有;与颅容量减少而使膜的张力产生顺应变化有;或与颅腔容量代偿性调,使量与液量互补,所起的颅管扩张有。其次是眩晕和呕吐,每于头位变动时或剧烈头痛之后,即出现头昏眩、恶心呕吐,病人常有动脉细速、压偏低、畏光、乏力、厌食、失水及颈僵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倦睡,重者昏迷

少数病人尚可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如生命体征显著波动、面部和颈部皮肤阵发性潮红,甚至个患者因组织失去液的托浮和衬垫作用,使颅神经直接受到挤压或牵扯而出现瞳孔不等大及/或外展麻痹等征象,易与颅压升高相混淆,应予警惕。

诊断

外伤性低颅压综征的诊断要依靠临床特点和穿测压来确诊。临床上遇有头伤后出现较重的头昏头痛、乏力、厌食症状,与损伤的轻重程度不符,特是具有明显的抬高头位头痛加剧、放低头位疼痛减轻的规律时,即应想到颅低压的可能。如果椎穿刺卧位测压在80mmH2O以下时即可明确诊断,若压力低于40mmH2O则属重度低颅压,常伴有严重失水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颅压显著降低,体积缩小,颅扩张并被牵拉,易致渗或出,故液常呈黄色或有不同数量的红球发现,蛋白质含量亦稍高,个病人甚至并发硬膜下肿。因此,曾有作者提出对颅低压病人不宜椎穿刺,以免进一步加重液的流失,建议采用脑室钻孔的法了角颅低压的情况,既准确又安全。其实在颅影像为检查已有高度发展的今天,只要临床特点相符,如果CT或MRI检查业已排除其他可能混淆的病变,即可采用治疗试验加以实,用平卧或足高头低位、吸入含5%CO2与95%2的混5~10分钟或静注射馏水10~15ml以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或消失。

并发症

易并发颅或出,硬膜下肿等。

治疗措施

外伤后低颅压综征的治疗,可因不同的病因而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相同,常用的治疗法有:平卧休息、不睡枕头,必要时采足高头低位;增加液体摄入量,每日服或静滴均匀滴注生理盐水1000ml及5%葡萄糖液约2500~3000ml;给予含5%CO2的氧吸入,每小时5~10分钟,可使管扩张、阻力减小促进液分泌;静注射馏水10~15ml/d,可以反射性刺激液的生成,但必须注意溶血反应;必要时可静滴0.5%的低渗盐水500~1000ml/d,亦有增加液之功效;用0.5%奴夫卡因10ml左、右侧颈交感神经交替封,每日1次,可使颅管扩张;脑室注入生理盐水或过滤空10~15ml或穿鞘注射15~20ml生理盐水或空,不仅能直接充填充填蛛网膜下腔容积,同时有刺激液分泌的作用,但是有椎穿刺后残留穿刺漏液之弊;其他有利于改善颅低压的药物如罂粟碱、麻黄素、上腺素、垂体后素、咖啡因、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右旋硫酸苯异丙胺、乌洛托品及皮质类固醇等亦可适量投给以促其恢复。

此外,对继发性颅低压的病人,则应针对病因及时处理,例如,液漏修补术。据文献记载Cushing曾发现1例穿后9个月,其硬膜穿刺孔仍未愈裂孔夹后头疼始消失,实为罕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