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云南山梅花

云南山梅花:Philadelphus delavayi)为耳草山梅花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生于海拔700-3800米林中或林缘。缅甸亦产。灌木,高2-4米;二年生小棕色灰色,当年生小褐色,无毛,常具白粉。披针或卵状披针,长4.5-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近全缘,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2-4米;二年生小棕色灰色,当年生小褐色,无毛,常具白粉。披针或卵状披针,长4.5-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近全缘,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被灰色稍弯长柔毛;叶脉基出或稍离基出3-5条;叶柄长3-5毫米。总状花序5-9(-21)朵,最下1对分枝端具3-5,呈聚伞状或总状排列;花序轴长5-9厘米,花梗长5-10(-13)厘米,无毛;花萼紫红色或红褐色,外面无毛,常具白粉;裂卵形,长5-6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花冠盘状,直径2.5-3.5厘米;花瓣白色,近或阔倒卵形,长1.2-1.5厘米,宽10-12毫米,先端,有时浅2裂,边缘稍波状,无毛;雄蕊30-35,最长的长达9毫米;花药,长约1.5毫米;花盘花柱无毛;花柱长7-8毫米,上部稍分裂或不分裂,柱头,长1.8-2毫米,较花药长。蒴果卵形,长8-10毫米,直径约7毫米;种子长约4毫米,具稍长尾。期6-8月,果期9-11月。

云南山梅花图册

产地生境

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海拔700-3800米林中或林缘。缅甸亦产。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变种

山梅花(变种)(新拟)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点在于花冠,直径约4厘米;花瓣卵状长

云南维西。生于海拔约2500米林中。

黑萼山梅花(变种)(中国树木分类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点在于花冠花瓣花萼暗紫色,无白粉。

云南(丽江和中甸)。生于海拔2500-2800米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丽江。

山梅花(变种)(新拟)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点在于当年生小花梗均被长柔毛。

四川(九龙和康定)、云南(德钦和维西)。生于海拔约2600米山坡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康定。

药用价值

【药】:云南山梅花

【英文】Delavay Mockorange

【来源】:为云南山梅花皮。

【功效】:活止痛。

治】:用于跌打损伤、肋疼痛。

性味归经】:辛,温。

【用法用量】:服:汤,3-9克,外用:适量,捣

【考】: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皮:有活,止痛的功能,用于疟疾,挫伤。胁疼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